第1559章 君不见汉终军
天下大势,顺者昌,逆者亡。
什么是天下大势?
对于此时国人来说,天下大势就是就是一体化,就是共同对抗盎格鲁撒克逊人。从去年开始,从徐州到西南西北边陲,到处都响彻着一个声音——宣战!
宣战!
对英美西洋宣战,收复旧藩,开拓华夏生存空间。
不是解放,不是收复失地,而是开拓生存空间。
“亿万同胞需要在这个世界上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一席之地在那?
在缅甸,在暹罗,在马来。
十年前,根据海州条约,已经占领下缅甸的英国认同了大唐对上缅甸的宗主权,从那天起,就像越南北部通过与法国谈判建立交趾省一样,大唐开始向当地派遣官员推行改土归流等政策。并且建立了孟养省,并开始向北部移民。
不过,对于早在三十年前,就已经被英国占领的下缅甸,内部的激进官员仍然是虎视眈眈。
“西南需要出海口!得此出海口,将是千万西南人民之福!”
是的,西南需要属于自己的出海口,而不是辗转数千里漫长旅途出海。
只不过,谁又敢去挑战英国呢?
英国是如此的强大。
不过一切都在去年发生了变化,随着大明帝国对英国宣战,尤其是罗马帝国入侵波斯威胁英属印度之后,让大唐上下的许多官员以及民间人士看到了机会。
尽管徐州中枢不少官员鼓吹“局外中立”,可是在民间,在军中渴望加入战争的声音越来越响,而伴随这种声音在朝野之中越来越响亮,尤其是地方巡抚纷纷主张宣战之后,朝廷中枢终于撑不住了。
终于,在这一年——大唐中和十八年的9月,面对国内激进的情绪,帝国外事大臣向英国大使递交了照会,要求其撤出九龙、香港以及下缅甸。
在“9.11照会”递交的当天,六十万大唐陆海军,从孟养省进入下缅甸,开始了收复故土的战斗。他们的行动理所当然的遭到了英军的激烈抵抗。
炮声!
在隆隆炮声之中,詹天佑的双眼凝视着雨幕中的英军防线,看着不时升腾起来烟柱,尽管听不到前线的撕杀,可是在看到战士们前赴后继的冲向英军防线时,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很好,就是这样打,打仗无非就如此,炮兵轰,步兵冲,人人奋勇,焉能不胜?”
称赞之余,詹天佑又对一旁年青的参谋军官说道。
“命令炮兵团加强火力,压住英国人的后继兵力……”
伴随着一道道命令的下达,战事越发的白热化,几个小时后,伴随着英印军防线的突破,守军顿时陷入了土崩瓦解的状态,在参谋部响起一片欢呼声的时候,有一名少校参谋悄然走到詹天佑身边,报告道。
“师长,大帅发电,要求您在战事结束后,到抚南迎接齐王殿下。”
参谋的报告让詹天佑的眉头一皱,说道。
“这个大帅,号称知兵善战,这就是善?现在战事正酣,居我去抚南,不知道是战事重要,还是迎王接驾重要……”
嘴里抱怨着,詹天佑又说道。
“回电大帅,现在前线战事正酣,我部已突破英军前线,现在不便离开前线,待到我部收复仰光时,末将将于仰光恭迎齐王殿下!”
……
“参谋长,33师的詹长官回电回绝了大帅,说战事正酣,不便接驾,将会在仰光接驾。”
在项慰廷刚要上车的时候,副官的话,让他一愣,然后他说道。
“这个达朝啊!齐王是我大唐国本,国本亲临前线,我等身为将领又岂能不去接驾。”
说罢,他就直接上了车,上车后,项慰廷忍不住摸了下光秃秃的脑袋说道。
“难怪当年立下大功的詹达朝直到去年才当上师长,难道就不知道齐王殿下是我大唐国本吗?”
齐王李经述是皇帝的嫡长子,五年前被封为齐王,虽然没有国本之名,可是众所周知,辽王李经方那是过去的,李经述才是亲生,皇位会传给谁,还用说吧。
“参谋长,徐长官不也没去嘛?”
副官的话,让项慰廷摇头说道。
“徐长官没去,不是让咱去了嘛,齐王总归还是要见的。不管将来如何,眼下齐王总归还是王,咱们总得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