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5章 大明的举国体制
1875年岁末,对于大明的工商实业界来说,无疑是一个新的春天,而这一切都始自于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办法”。
在宽敞的书房之中,提及船厂扩建、银行贷款等事宜时,方展博这位工商部长,尽是一副喜上眉梢的模样。不过和他相比,朱大皇帝更关心的的是另一个问题。
“船厂的商船订单呢?增加了多少?”
只有商船订单增加了,船厂的扩建才会有意义,否则即便是扩建了,也不过就是空有产能而。
“相比上个月增加了150%以上,不少船厂就是因为订单到了手,才开始扩建船厂……”
方展博的回答,让朱大皇帝略微点了下头,还好,一切都是在他的意料之中。
“陛下,您这一招鼓励办法,可真是神了,向国内船厂定造商船,既可以用低息贷款,又有每吨十块钱的补贴,可却让不少人看到机会,上个月,新建的航运公司超过三十家,至少有一半的新船订单都是他们发出,有了这些订单,船厂才敢大规模扩建,”
提及当初陛下让制定的鼓励办法时,方展博对陛下那是佩服到了极点,谁能想到,不过只是简单的几招,就能在大明上下掀起一场投资狂潮呢?
其实,受到刺激的并不仅仅只有造船业和航运业。面对航运公司发出的订单,船厂的扩建自然需要大量采购造船设备,这进一步刺激了大明的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而船舶的建造、机械设备的建造,又需要大量的钢铁原料,这又带动了钢铁工业的发展。
金融资本的投入带动了金融业的发展,总之,一个看似不起眼的《造船鼓励办法》就像是一个杠杆似的,成功的撬动了大明的工业发展,在铁路之后,为大明的工业发展注入了一股新动力。
“民间资本一直都有投资热情,我们所需要的就是把这股力量释放出来,比如用一些相应的政策上的刺激!”
提到政策刺激时,朱大皇帝自然想到了在另一个世界,他所目睹的国家对某些行业的产业扶持,尽管有些地方不尽人意,但是通过资助国家整体发展多少也都是受益颇丰。
“这种政策的刺激,其实就是大明崛起的法宝,以后工商部可以进行一下这方面的研究,我们在那些行业落后,就适当的出台一些政策,进行倾向性的支持和资助,嗯……你可以把它当成举国体制!”
朱大皇帝直接了当的说出了一个极其新鲜的词汇来。
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就举国体制,毕竟,在这个时候,没有任何国家出台过类似的鼓励办法,而这种举国体制的优势,正是朱大皇帝所熟悉的。
“举国体制?”
方展博有些茫然的看着陛下。
“方卿家,相比于其它国家,大明在这些年之所以进步惊人,就是通过国家制定工业发展计划主导经济建设,说了在举国体制推动下,我国集中财力和其它所有力量进行工业建设,在一些重要工程、重大项目上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这些年来我们的工业发展,主要得益于此……”
提到大明的“举国体制”时,朱大皇帝颇有些得意,因为正是他把这一“法宝”引入到大明,从而让大明在短短十五年内,就成就了其它国家难以想象的成就。
“什么是举国体制呢?说白了,就是通过特殊的资源配置与组织方式,由政府统筹调配全国资源力量,达成相应目标任务,这也就是我们的五年计划。但是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扩大这一机制的应用范围,并不一定非要通过官方的直接投资,就像《造船鼓励办法》一样,用一些政策的引导、支持,去撬动民间资本加入到国家的发展之中,毕竟这些年,我们的民间已经积累了不少财富,按照英行的统计,咱们今年的存款余额将突破六十亿,这笔钱要是能利用起来,超英赶法,那可是指日可待的事情啊……”
提到银行里的六十亿存款时,朱大皇帝也是有点儿纠心啊,这行一笔巨款一年仅仅只是利息支出就多达三亿之多!
这笔钱只要有其中的一半能够用在投资上,大明的超英之路也就指日可待了。
想了一会,朱大皇帝说道
“其实,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一下,既然我们可以利用一个法案撬动了造船业和航运业的发展,那么是不是也可以出台一些法案,鼓励其它的民间企业,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在国有企业壮大的同时,民间的企业也在发展状大,就像在南苑围仅仅只是绕着大华钢铁公司、千里马汽车公司等大型企业,生产各种部件、向大公司供货的小企业,足足千余家,这些企业的产能是大型企业的有效补充,他们发展壮大的同时,大明的工业实力同样也在增强。我觉得,我们完全可以出台相应的法案,比如说,定向企业的工厂建设以及机械设备的信用贷款之类的扶持,这个定向企业,就是国家所需要的,对国家工商业实力提升有益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