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章 战争与和平(二)
“先生,先生!”卫苏妹看着明显有些走神的罗先生丝毫未注意自己的呼喊,便大着胆子将声音提高了一点。
“啊?”罗新茹猛地回过神来,睁着大眼睛看着面前这个十一岁的小姑娘,“何事?”
“先生,我的课业做完了,你能看一看吗?”卫苏妹有些怯怯地看着这位漂亮的女先生,虽然比自己大不了多少岁,但学识极为广博,自己心里对她也是极为尊重。
“哦,拿来与我看看。”罗新茹面色有些微红,刚才回想着这些日子,齐天与自己接触的情景,还有说过的话,一时间居然有些臆症了,连学生的呼喊都没听见,可真真羞杀人了。
“嗯,今日写的字,要比往日工整些了。”罗新茹边看边说道:“这些字词,你是否都明白其中含义?可要我详细说与你?”
卫苏妹迟疑了一下,今天罗先生有些不对劲,自己交给她的课业,不是字词的释义,而是昨天完成她布置的一段书文解说。
她聂聂地嘴巴动了动,犹豫着是否要提醒罗先生一下。
“嗯,目前我们汉洲正在着手编撰一部字词大典,其中将收录我们所知的所有字词,并将其中释义,加以注明。以后,这部大典编成后,你们每个学生就可以根据这个大典学习各个字词的释义,对你们掌握字词的读写认知,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罗新茹笑着对卫苏妹说道。
在去年(1638年)十二月的时候,齐天与王徵、宋应星等人说及大明各地不同方言对文化交流存在一定的阻碍,而且,许多文人对某些字词都有不同的注解和释义。他突然想起了后世最为出名的《新华字典》。
于是,他提出,可否在汉洲编撰一部字词大典,涵盖目前为止所有出现的字词,将每个字词的释义和解读,全都标注出来。就如同先秦两汉时期《尔雅》那般,汇总、解释了自明以前产生的字词诗句,并将它作为重要的读书认字工具。
如果可能的话,将每个字词的读音也统一。如此一来,不仅可以方便学习者快速认知字词,而且,还能将汉洲的语言进行统一。
王徵、宋应星等人一听,立刻意识到,这个大典的编撰,将会是汉洲乃至在大明,都是一次文化上的盛举,但也是一个长期而又浩大的工作。
不过,齐天对于这部词典的最终完成而所花费的时间,可不愿意拖的太长。他建议,这部词典,可以分步陆续编撰。前期,可以先将常用的字词编撰其中,然后刻印出版。后面,将那些生僻字词,以及陆续增加产生的新字词,作为增刊加以刻印。
目前,汉洲所有读书人几乎都参与到这部字词大典的编撰工作,他们将对所有字词的注解和释义,还有读音,进行激烈的讨论和确认。
傍晚,建业城的大学堂下课了。数百名不同年纪的少年孩童,欢呼雀跃地冲出学堂大门,朝着各自的家中奔去。
卫苏妹等到哥哥卫德远,随着十几个同在北城居住的孩子一起回家。在路过海军学校时,一队十六七岁的海军学员身着青黑色军服,兴高采烈地从里面走出来。他们是汉洲海军学校招收的第四批学员,相较于第一批的草草结业,并迅速充入汉洲水师部队。后面连续三批学员,要显得正规和专业许多,他们将严格的按照海军教程进行为期三年的学习。
卫德远等一群男孩,一脸羡慕地看着那些骄傲神色的海军学员,直到卫苏妹伸手轻轻地拉了拉他的衣袖,才收回依依不舍的目光。
“过两年,我们也要去水师!”一个孩子大声地说道:“瞧他们多神气,多威风!”
“就是,我们去了水师学校,然后出来开战船,要狠狠地揍那些荷兰红毛鬼!”
“还有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夷人!”
“我以后也要去当水师军官!”卫德远轻轻地说道。
“阿妈不会同意的。”卫苏妹小声地说道。
“阿爹就是水师的军官,我为什么不能去?”听到妹妹的话语,卫德远有些恼怒。
“……”卫苏妹想了想,摇头说道:“阿妈肯定不会同意的。”
在家中,母亲一直在念叨,数百年了,他们疍民终于可以到陆地上生活了。他们的阿爸因为要报答汉洲的恩情,不得不继续上船出海。所以,作为曾经的疍民,卫家兄妹的母亲自然不愿意他们的后人再和大海有任何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