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李商隐:大李杜关系这么好,我们小李

【那杜甫对自己有清醒的认知吗?杜甫知道自己的诗好吗?

杜甫知道。

晚年的他写下了:文章憎命达。

他饱受苦难,可是还乐观,虽然他过得苦,但是他的文章因此写得更加好了,犹如苦难中绽放出来的花朵。

晚年他察觉到了死亡的气息,迫切地想要回到家乡,可是沿途战乱频发,他只能带着家人到处辗转。

这个病弱的老人以船为家,在岸上卖药。他碰见了李贺的父亲李晋肃。

他们俩是八竿子才能打得着的超级远房亲戚。

可杜甫很珍惜这一段亲情,当场认了这个亲戚,还给他写诗,依依不舍地送他去赴任。

他很多弟妹以及朋友在战乱中失去消息,亦或者已经死了,能见到亲戚已经是极大的慰藉。

后来有人发起叛乱,杜甫乘坐小船,逃亡湖南,想去投奔自己的舅父。但是当时发洪水,小船不得不停靠在岸边。

他五天都没吃到东西。

有人送来酒肉,杜甫吃完之后不久过世了。

有人说他是撑死的,有人说他是病死的。

伟大的诗人就这样死在一条孤零零的小船上,没有回到自己心心念念的故乡。】

视频播放到现在,已经有无数人喜欢上了杜甫,杜甫的粉丝群越发壮大。

他们望着天幕中那个沧桑的老人到处辗转,不由潸然泪下。

杜子美好惨啊!

很多大唐人带着酒肉,想要去寻找杜甫,不能让杜甫饿着!

杜甫的祖父杜审言望着天幕,面色沉沉。

他孙子未来居然过得这么惨,很可能是活活撑死的……

他家里出了一个流芳千古的诗圣,他自然是高兴自豪的,可与此同时,他也是个祖父,家里的小辈活得这么凄凄惨惨,实在是让人揪心。

杜甫的父亲杜闲有些恍恍惚,有一说一,他现在还没孩子,结果已经看到了好几十年后的事情,真神奇。

紧接着,杜闲便被杜审言踹了一脚。

杜闲委屈:“耶耶,你打我做什么?”

杜闲哑口无言。

杜审言谆谆教导:“从今天开始,好好为朝廷效力,往高处走。努力多赚点钱,留给他。即使发生安史之乱,家里也不至于败落成那副惨状。"

杜闲忍不住吐槽:“……耶耶,我才是他父亲,他不孝敬我,我要努力赚钱孝敬他?”

杜审言重重哼了一声:“那当然了。”

杜闲怀疑人生,感觉自己的地位成了“弟”位:“凭什么啊?”

“你要是能写诗写出诗圣的名头,我也孝敬你。”

杜闲:“……”

对不起,告辞。

杜审言微微叹息,如今天幕剧透了历史,很多事情肯定不一样了,他孙子也未必会成为诗圣。

可这样也好,已经苦过一次了,这一次就过得快乐一点吧。

如今杜家还没有败落,他们这些做长辈的会保护好他的。

古青青:【BBC出了一个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称杜甫为在苦难中谱写史诗的流浪者,称他为中国的莎士比亚和但丁,而且认为他在某种意义上比莎士比亚更加伟大。

当然这都是导演的一家之言,但杜甫享誉国外的事情是毋庸置疑的。

相比于英国,杜甫对于朝鲜半岛这些汉语言文化圈的影响力更大。

杜甫的《春望》在日本被收入教科书。

曾经有日本媒体评选最受欢迎的汉诗,排行第一的就是杜甫的《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为什么那么喜欢呢?可能是岛国经历过战争吧。

尽管人们常说诗歌是不能翻译的,但是杜甫的诗歌情感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超越了语言的障碍。】

弹幕都在表示与有荣焉!杜甫值得!

可天幕下的古代人心情很复杂。

汉武帝刘彻耳朵动了动,眯着双眼,敏锐地察觉到了异常的信息。

“把舆图拿来!”

其实古代中国并没有那么自大,至少在汉朝没有。刘彻派张骞出使西域,知道那边有非常庞大富裕的国家,比如安息和天竺。

他难以想象的是,朝鲜半岛这些汉朝的领土居然脱离了出去。

“乐浪郡、玄菟郡、临屯郡、真番郡……这些地方都丢了?那些后代的帝王是干什么吃的,还有岛国在哪里?”

汉武帝眯着眼睛找了半天,视线来到倭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