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 此等利器,请陛下为其赐名

不过如今大明最是不缺的便是人力,至于说工匠,只要采取一带多的方式,完全可以培养出大量的匠人。

说到底以大明如今的国力底蕴,只要说有着充足的银钱砸下去,绝对可以创造出一个奇迹出来。

一根根的原木被运往造船厂,几日之间,单单是南京城之中便寻回了数十根数丈长,阴干了的原木,不过相比那些被倒卖出去的木料,这些怕是连百分之一都不到。

一些地方豪强或者官员已经将一些木料用掉,面对李桓的威势,这些人只能出高价悬赏,一时之间江南之地,不少贫苦百姓进入深山老林之中寻找那些百年老木,以换取大量的银钱。

李桓留下了一笔高达二百万两的巨额银钱,又留下了内务府、锦衣卫、东厂等几方人手负责监督银钱的使用情况。

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扩建正式拉开了序幕,至少十几家大小船厂进行扩建,开挖修葺新的船坞,以龙江造船厂为例,本来龙江造船厂只有六个船坞能够用来建造宝船,可是在得到了李桓的命令之后,龙江造船厂直接一步到位,再开十个船坞,力争年产三十余艘宝船。

与此同时,民间匠人陡然之间变得炙手可热起来,成为了最为抢手的存在,大量的工匠被招纳进入一处处船厂。

在李桓的要求之下,每一名技艺精湛的老师傅带领着一名名新人,一边造船一边传授技艺,若是以往的话,或许这些老匠人绝对会将一身技艺视若珍宝秘而不传,但是架不住李桓的高额奖赏诱惑大。

每一名老师傅但凡是能够带出一名合格的匠人便奖励五十两纹银,可以想象这样的奖励对于这些技艺精湛的老匠人有着什么样的诱惑。

在李桓看来,就算是这些老匠人能够给他培养出一万名技艺精湛的匠人,他也不过是要花费几十万两的赏银而已。

可是上万匠人的价值又岂是区区数十万两银钱所能够相比的。

李桓两世为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未来数百年的大势发展,工业的重要性只会越来越高,而想要推动工业发展,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工业人才,放在大明那就是一名名的匠人。

无论是建造巨舰大炮还是发展纺织业又或者是未来研究制造蒸汽机,开建铁路乃至冶铁、炼金等,可以说一切都离不开大量的匠人。

南下南京之前,李桓可是先行巡视了工部所下辖的火器制造局、甲杖制造局、火药制造厂、钢铁冶炼厂等大大小小数十个与军械相关的厂局。

这些地方可以说是汇聚了大明最为先进的工业技术,聚集了相当一批技艺精湛的匠人,李桓一番巡视下来,掏空了自己记忆之中与这些厂局相关的种种资料。

无论是水泥烧制、蒸汽机还是火炮铸造又或者是高铁炼钢,又或者是前装枪、滑膛枪、线膛枪等等,李桓的确是对这些没有什么研究,更多的是前世那海量的阅历以及阅读信息之中的一鳞半爪的介绍。

以如今李桓的记忆力,却是清晰的将之回忆起来,然后李桓将这些记录成册一一交给了这些最为精湛的大匠,命其研究。

这些可以说是涉及方方面面,哪怕是这些匠人能够研究出一小部分来,那对于大明而言,也必然有着莫大的助益。

命人招募匠人,然后让这些老匠人以老带新,给予高额奖励,李桓培养匠人的决心可谓是无比坚决。

江南之地大局已定,悄无声息之间李桓却是已经离开了龙江造船厂回返京师。

回返京师之后,李桓也不过是悄然入城面见天子,将江南之事禀明天子,然后在京师稍作歇息,不过数日之后便马不停蹄的赶往百里外的天津卫。

天津卫做为京师门户,东临渤海,北依燕山地跨海河两岸,是京师通往东北、华东的交通枢纽,因为毗邻渤海,又是重要的远洋港口,素来有着河海要冲、畿辅门户之称。

此番开海,朝廷拟定暂设九大市舶司,其中之一便有天津卫市舶司,而此番李桓前来天津卫市舶司却是有一件要事须得其亲自出面督管。

距今大明开海的旨意下达地方已经有数个月之久,不提东南沿海之地大量的商人出海,却说李桓联合了一大批的勋贵并天子组建了一支商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