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崩溃

临安的宅地价格确实崩溃了,事实上,从两年前开始,临安市场就处于一种有价无市的状态,三亩以上宅子都是天价,但就是没有成交,主要是没有人接手。

动辄亩价三万贯以上,一座三亩宅就要十万贯了,只有大商人和权贵才能接手,但大商人阶层被朝廷以杀鸡取卵的方式干掉了,而权贵阶层本身就有大量房宅,他们更没有需求。

原本很火爆的店铺,十年前还是一铺难求,亩价也在万贯以上,现在却远远供大于求,甚至只有供,没有求,临安街头到处都是转让店铺。

虽然到处都在卖宅卖店,但价格却没有下来,交易和价格都仿佛被冻结住一样,大家都有默契,谁也不愿血亏出售。

真正导致临安房地产崩溃的,还是朝廷自己,朝廷强制发行会子,却发现名单上的商人大部分都跑掉了,人和钱都没有了,只剩下跑不掉的房宅和店铺,全部被官府没收。

但朝廷需要的是钱,而是不是房宅,以前是用内部低价销售的方式处理了房宅和店铺,现在内部低价处理也没有人愿意接手了,朝廷便将这几百座房产和上千座店铺以极低的价格推向市场,瞬间引爆了临安的房产市场,形成雪球效应,大家纷纷降价,血亏出售,一个比一个降得狠,僵持了两年的临安房地产市场崩溃了。

亩价万贯变成了亩价千贯,无数人一夜间财富缩水十倍,引发社会强烈动荡,房价暴跌、物价飞涨,百姓纷纷囤积物资,抢购粮食,斗米五十文变成了斗米五百文,涨价了整整十倍,一时临安城内风声鹤唳,人心惶惶,大量百姓开始离开临安城。

书房内,秦桧狠狠将《京报》扔在地上,《京报》头版刊登了开发汉长安城的消息,这个秦桧不关心,让他恼火的是第三版和第四版,密密麻麻全部都是房宅和店铺低价转让的信息,已经连续四天了,每天都是天量房产转让,多得让人窒息、让人绝望。

看起来是报纸正常的房产信息,但在这个关键时刻,一般报纸都会顾全大局,尽量不刊登恶化市场的消息,但《京报》却变本加厉地将一版商业信息变成了两版,简直就是在吹响号角,告诉每一个读者,临安房产崩溃了,这分明是在恶意推波助澜。

丰乐楼旁边的王振邦十亩宅子,原本亩价五万贯,总价超过五十万贯,结果被官府以亩价五千贯的价格抛售,可居然没有人肯接手,这件事被《京报》以头版头条的方式报道出来,从而引发了临安房宅价格的暴跌风潮。

当然,秦桧毫不怀疑《京报》险恶的意图,在这个动荡的时刻,陈庆给它的指示,一定是落井下石。

但秦桧现在考虑的不是解决市场的问题,而是解决他自己的问题,在背负巨大责任的情况下,他怎么保住自己的相位?

抛售资产确实是他决定的,但他也是受到了官家的巨大压力,要给军队支付俸禄,驻扎在温州的三万军队,因为欠俸而出现了大量逃兵,把官家逼急了,强令他立刻抛售房产店铺,结果导致了今天这样的严重后果。

归根到底还是朝廷没钱了,酒税因为酒的销量大幅减少而几乎断绝了,盐税稍微好一点,但暂时也收不上来,原因是私盐泛滥时,很多人家都趁机大量囤盐,虽然私盐被抑制住了,但官盐要正常销售,至少要等到过年。

朝廷和官府大量的房产也收不了租金,现在唯一的期待就是田税、户税和架间税,可是……这也要到年底去了,远水不解近渴。

各种危机的重压之下,秦桧头大如斗,他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这时,妻子王氏走进书房,她看出了丈夫的焦虑,便建议道:“老爷,外面米价都涨到每斗五百文了,朝廷就不能放点米出去平抑粮价?”

秦桧叹口气道:“米价不是问题,江南产米,朝廷已从各地调米来临安,过两天就会降下来,关键是房地产崩溃了,我没法向天子交代,很可能这次我要被罢相了。”

“这件事是老爷操作的吗?”

秦桧摇摇头,“具体抛售房宅店铺是万俟卨操纵的,但是我决定的,但实际上是官家决定的,逼我抛售房宅和店铺。”

“那就行了嘛!既然官家才是决策者,他肯定会认为抛售没有问题,只是具体实施人没有操作好,那和老爷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