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五章 巡视

没有谈多久,陆续不少百姓来领粮食,晁清和同僚们开始忙碌起来。

陈庆离开大帐,没走多远,便看见一家人在大帐门口围在火炉前吃饭,老老小小有七八口人。

陈庆笑着走上前,只见火炉上有一口锅,锅中水已经煮沸,一名妇人正将调好的面糊糊挑进锅内,煮成了面疙瘩。

这种吃法比较常见,也比较简单省力,四个小孩子已经开始吃了,大人还在等下一锅。

为首老者虽然不是认识陈庆,但他见过陈庆身后的张妙,他连忙起身行礼。

一名亲兵给陈庆摆来一个小凳子,陈庆坐下笑问道:“吃这种面糊糊有没有配菜?”

“有菜!”

一名小孩夹起碗中的长条笑嘻嘻道:“我娘腌的萝卜,最好吃!”

“阿文,大人说话,小孩不要插嘴,快吃面吧!”

老者歉然道:“让官人见笑了。”

陈庆点点头,“你们是从哪里来的?”

“我们是光州光山县人,我们先出来,等秋收后还会有更多人的出来。”

“老丈不等秋收再出来吗?”

“我们家不种地,住在县城内,以做酱为生,伪齐军杀来时,我们全家都逃了,等后来回去,两百多口酱缸被砸得粉碎,房子也被烧了,实在过不下去了,只好出来逃生活,听说川陕这边可以免税,盐粮都便宜。”

陈庆笑道:“那首陕西歌不对的,盐可不止三五文,要四十文一斤。”

“我知道,四十文一斤也很便宜啊!我们那里要三百文一斤,差距太大,我们家一小麦也要两百文,这边一斗小麦只要二十文,早知道,我们早就过来了。”

陈庆又道:“你们家是做酱的,你们可以去高陵县,高陵的大酱很有名,会做酱的人很受欢迎,你们先去别人作坊做几年,攒点钱后就可以自己做了,过几年后,你们就会从彻底翻身了。”

“借官人吉言,我们就去高陵县,若能活下去,我们就定居在关中了。”

……

陈庆没有打扰一家人吃饭,离开难民大营乘坐马车向码头而去。

“难民一天的救济口粮有多少?”马车里,陈庆问道。

“成年人每人一斤半麦子,孩童一斤,基本上家家都有小的石磨,如果没有石磨,可以去磨场排队磨面粉。”

陈庆想了想又道:“我在路上考虑,还是以工代赈比较好,把青壮集中起来干活。”

“如果要长久的话,肯定要以工代赈,不知可以让他们做什么?”

“疏浚河道!”

陈庆毫不犹豫道:“我们要发展航运,疏浚河道就是当务之急,冬天把农民组织起来兴修水利,那么疏浚河道就由青壮难民来做。”

“卑职明白了,卑职今天就开始统计人数。”

陈庆又道:“要记住升米恩、斗米仇的道理,我们的赈济只能保证他们不被饿死,他们要想过得好一点,那就得出力干活,我们绝不养懒汉。”

“卑职记住了!”

“我要直接去华阴县,郑县大营这边就拜托张公了。”

张妙一怔,急问道:“昨晚骚乱的事情,郡王不过问了吗?”

陈庆摇摇头,“朝廷内斗的破事我不关心,依我的性子,一个不留全宰了,张公全权处理吧!要杀要放,你自己决定。”

张妙苦笑一声,郡王怎么可能不关心朝廷内斗?他交给自己处理,不等于他不想知道内斗的内幕,最后的报告自己还是要提交。

……

陈庆在郑县的巡视只呆了半天,随即继续乘船东行。

相对于江淮的难民,陈庆更看重中原的百姓,可以说,江淮的难民涌到商州来是一次意外,但中原的难民涌来就是陈庆可以引导的结果,军队夺取陕州,拿下渑池县,打通了崤函古道,就是希望把中原百姓引到陕西路来。

川陕是陈庆的根基,他必须要把根基夯结实了,才能继续向东扩张。

把基础夯结实,最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人口,如果要等人口自然滋生恢复,那最少也有几十年时间,陈庆可等不了,那么从中原借人口就至关重要了。

中原人口的安置去处主要是陕中和陕北,汉中地区原本也一个安置处,但汉中地区留给了安置军队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