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战前奏

在高澄紧张而急切地瞭望中,城门缓缓被拉起。

距离太远高澄看不清楚样貌,但有哨骑打马飞奔:

“三位将军夺城了!”

高澄闻言,紧提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他鼓足了气大喊道:

“传我军令,全军进发,破关夺城!”

各部在高澄的军令下,小跑奔向潼关。

就连高澄自己也冒险走五里暗门这条小道,亲自爬上麟趾塬,迎面只见了一身伤痕的高季式,却看不到斛律光、段韶的身影。

高澄一颗心又提了起来,部众们纷纷涌入城中,高澄快步走向疲惫不堪的高季式,询问道:

“子通有无大碍?怎地不见了孝先与明月?”

高季式厮杀后,出了一身汗,早就醒了酒,见高澄过来正要行礼,可才起身,身上的创伤就疼得他直皱眉。

“你且坐着回话。”

高澄赶紧阻止了他,回头对亲卫们喊到:

“快去将医者唤过来。”

高季式强忍着疼痛,回答道:

“一点小伤而已,不过是脱了力,休息会,孝先、明月去夺后面的城墙去了。”

高澄知道他们没出什么事,不由长出一口气。

第一道城墙已经被夺了下来,高澄心里也有了定数,潼关守军如今既累且惊,从第一道城墙溃散下来的士卒哪还守得住后续几道。

便在城门处陪伴着高季式接受医者的治疗。

正如高澄预料,再有了侯渊、可朱浑元、慕容绍宗等精锐的生力军加入后,一夜袭破潼关。

终究还是潼关守备空虚给了他这样的机会,若是有关中的援军在五里暗门设伏,高澄麾下想攀上麟趾塬都要费好大一番功夫。

历史上的潼关经历过数次变迁,眼前这座汉潼关再过半个世纪也将会被荒废。

并非城池不坚固,只是到了隋朝时,因雨水冲刷,潼关所处的麟趾塬将会因塌方出现一条新的通道,可以绕过潼关,直入关中。

于是隋朝时,将潼关移至塌方处,继续守卫关中。

而到了唐朝,因黄河下切,水位下降,裸露了一部分河滩,车马入关从此无需再经麟趾塬,可以直接走河滩,于是潼关又从麟趾塬移至河滩。

函谷关的荒废也是同样的原因,黄河水位在汉朝时下降,导致能从河滩绕过山塬上的函谷关,也才有了在后方麟趾塬上修建潼关的举动。

高澄在段韶、斛律光、高季式的陪伴下,登上潼关城墙,眺望关东、关西。

不由心生感慨,再险峻的关隘,也无法抗衡山河变迁的伟力。

“你们辛苦了。”

高澄回身对三人说道:

“我曾许诺破潼关者,侯以下,封县侯,这座雄关是你们三人联手为我攻取,我自会信守承诺。”

高澄看着三人逐一唤道:

“下洛县侯!永乐县侯!乘氏县侯!”

伤痕累累的段韶、斛律光、高季式三人闻言不禁挺起了胸膛,面露傲然之色。

高澄笑着勉励道:

“这就高兴了?将来可是要做开国郡公的,因功封王也未尝不可,好好努力。”

段韶等人呼吸都急促了。

尤其是段韶,一个县侯的爵位已经让他喜不自胜,更遑论开国郡公,甚至封王。

需知道,父亲段荣如今也只是个县侯爵位。

按理说以段荣的资历以及高欢对他的信任,无论如何也不至于只是个县侯。

就连投奔过来的可朱浑元,高欢都给了一个县公。

但恰恰就是因为高欢太信重段荣,导致常常留他镇守后方,例如广阿之战、攻相州之战段荣守冀州信都。

韩陵之战以及攻取山西之战,段荣又要留守邺城。

这也是段荣的爵位迟迟升不上去的原因。

就这个县侯都是几次留后得来的。

如今段韶在爵位上与父亲持平,他也打算将来让异母弟弟承袭父爵,自己靠本事做个郡公,封个王。

在这个王爵遍地的时代,高澄立国后必定要封一批王爵,比如自己舅父娄昭要不要封?自己小姑父厍狄干要不要封?

当然,大姑夫尉景是肯定没份的。

但他没想过王爵世袭罔替,到下一代降一等,给个公爵便是,公爵倒是可以传承下去。

说完爵位又说起了赏赐,高澄看着高季式,怒声呵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