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太宁宫, 飞霜殿。
随着殿门缓缓推开,赵彻、上官晔、苏易和谢施四人一同离开。
与此同时, 一匹快马离开燕京,携着圣旨与密信朝江宁徳王府而去。
在宣和三年, 成安帝登基第三年的时候,这位年轻的帝王终于举刀, 将刀刃对准了这位自立国以来便世袭的异姓王身上。
悬在傅轩头顶的刀刃一点点压下, 只等时机到了, 便磨刀霍霍, 一举斩下他的手臂与头颅。
……
第二日, 蜀国太子虞日州被蜀国死士刺杀、横死燕京街头的消息震惊朝野,人证物证俱全。
早朝之时,成安帝深感悲痛,以郡王礼将虞日州敛容入棺, 并亲书国书一封, 命使臣亲扶棺椁, 一同送往蜀国, 并补偿了不少不痛不痒的金银珠宝。
消息传回蜀国后,人证物证皆无可怀疑, 大越将自己清清白白完全摘了出去, 故而因为太子驾薨产生的矛盾点便转移到了太子之位的争夺上,蜀国朝政顿时生乱。
有太子-党倒戈,转扶其他王子,也有太子-党上书蜀王, 请求严惩真凶,还亡太子一个公道。
一时间,蜀国朝臣分成两派,形成对峙之态。
蜀王坐在王位上,手捏着成安帝亲书的国书,那里洋洋洒洒写满了三页纸,其中两页尽是客套话,表达他对太子惋惜与对蜀国的怜惜,余下一页,则巧妙的隐讳的讽刺了蜀国国政。
成安帝在国书中顺便一提,灯会人多杂乱,他为蜀国太子身体着想,避免庶人冲撞,特留他在宫内赏月,却不想太子竟然一意孤行,非要出宫。
言外之意,不就是说虞日州自己找死么?
蜀王的脸色铁青,看着朝堂上两派臣子争吵,最终两眼一翻,昏厥过去。
临昏厥前,蜀王恨恨地想着,是哪个不长眼的儿子竟然在此紧要关头刺杀太子!
*
虞日州的事情突发,很多细节宋乐仪都没来得及细细思忖。
这一天晚上,她做了一场梦。
她梦见了赵彻在飞霜殿跪了一天一夜,三日后就披盔戴甲奔赴蜀越交战前线,他冲锋险阵在前,几次与死亡擦颈而过。还梦见了赵彻从蜀国归来那天,夜宴之后,他将她堵在小路上,一身酒气微醺,捏着她的耳朵问她什么时候穿的耳洞。
清晨的阳光打亮了屋室,宋乐仪躺在床榻上,怔怔地盯着床顶纱幔,眼睫湿润。
她那时一直疑惑,赵彻与虞日州到底因为何事起的矛盾。
宋乐仪记得,她去问过赵彻,只是他却良久沉默,不肯多说一字,着实不像往日作风。那时她使劲浑身解数,编造各种匪夷所思的猜想,乱给他扣帽子,赵彻也不曾辩解一句。
他只嗤嘲:“表妹,你这胡思乱想的本事,不去写话本当真可惜了。”
再想到她后来去面见皇帝,为赵彻求情,成安帝看着她,几次欲言又止的眼神,还试探着问她对赵彻是何想法,最后又不耐烦地将她赶出了飞霜殿。
宋乐仪那时候只觉得奇怪,以为是成安帝因蜀越交恶心烦意乱,如今却隐隐意识到了什么。
或许,上辈子这件事也和她有关。
想到这里,宋乐仪又不争气地流下眼泪,伸手拎过被子蒙住脸蛋,小声啜泣了起来。
每当她提起蜀国那三年,赵彻总吊儿郎当的笑着告诉她,蜀国好啊,土壤丰饶,崇山峻岭一线天,风景美如画,又说蜀女多姿,纤腰雪肤勾的人心魂都没了。
他瞒了她所有事情,连让她愧疚的机会都不给。
……
眼睛哭得红肿,宋乐仪不好意思见人,且赵彻那边这几日也忙着,两人有几日没见面了。
宋乐仪也没闲着,她去求了青书姑姑,每日绣起了花,想绣一个荷包给赵彻。
如今想想,她前后两辈子,除了那柄刀,送给赵彻那些礼物当真没花过半点心思,只一味地吩咐孙姑姑去库房里挑最贵的最漂亮的,从来没留意过他是否喜欢。
她想送赵彻一件贴身之物,让他把她的心意戴在身上。
宋乐仪幼时娇气,别说碰了绣花针被扎一下,连见着握在手里她都觉得疼,生怕一不小心刺进手指里。故而这么多年,都没什么长进,好在凭着几分天生聪慧劲儿,倒不至于在燕京诸多贵女中垫底。
不得不说,陈夫子点评的“聪敏灵慧,生性懒散,不痛不发”十二字评语确实很准。没多几日的刻苦功夫,宋乐仪便绣的有模有样,虽然远远比不得刺绣大家,却也拿得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