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这场别出心裁的“时装秀”, 为楚溪客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凡是亲眼见证这场“时尚大秀”的人,不管是什么身份,都从中体会到了非凡的意义。

文人雅士兴起对“脚著谢公屐, 身登青云梯”的向往,争相写诗颂扬;西域商人看到了平川城的包容与开放, 彼此奔走相告, 把平川当成了新的“淘金地”;设计师与表演者心中各自燃起一团火,莫名发现人生似乎有不同的路可以走……

从今往后,“山水衣”不再是肤浅的高档衣料,它承载了更为深厚的文化内涵。

楚溪客趁胜出击。

他让人把今日的情形画下来, 刊印成册,就像一本连环画, 一幅幅看下来,那日三关口的盛况仿佛一一浮现在眼前。

楚溪客一口气印出上千份, 免费赠送出去,着实花了一大笔银钱。

当然, 收效也是无可计量的。

其中一批邮寄给各地山水衣的高级会员。凡是拿到手的,为了在小圈子里好好显摆一番, 还特意组织赏菊宴、秋日宴之类的,好生帮帮山水衣做了一波免费宣传。

另外一批则发放给订购了衣料的西域商人。这些人更是如获至宝, 欢欢喜喜地带回本国, 然后吸引了更多的异域商人前来。

一时间,“平川山水衣”的名号传遍寰宇各处,订单如雪片般送往平川。

其中,楚溪客和钟离东曦穿过的“情侣装”被点名最多, 据说, 在长安一件“灼灼桃花”的婚服已经炒到了千金。

在如此火爆的情况下, 楚溪客却宣布了一个震惊商圈的消息——

“‘山水衣’今冬不再上新,明年再约。”

这下,不仅那些翘首以盼的顾客,就连棉纺厂的自己人都蒙了。

黄瑜几乎就要跳脚了:“卖出这批‘山水衣’,别说建厂的本金,就连明年的成本都能赚出来,就算明年一文钱不赚,也不愁养活这些工人了,为何突然不卖了?”

楚溪客反问:“你可知道如今还有多少棉花剩余?”

黄瑜理直气壮:“少说还有五万斤,支撑一冬足够了。”

楚溪客又问:“那你还记不记得,平川棉纺厂的首要任务?”

黄瑜下意识道:“当初日日听殿下念叨,早就记住了——官办工厂,工部挂名,红利尽归府库,继而用之于民……”

说到这里,他方才理解了楚溪客的用意。

平川棉纺厂,既然挂了“平川”二字,就已经决定了它的第一要务:首先是用之于民,其次才是盈利。

“剩下的棉花,就用来做棉衣棉被吧,低价卖给平川百姓,好让大伙暖暖和和过个冬。”楚溪客笑眯眯地说。

“臣,谨遵王令!”黄瑜的声音却哽咽了。

说不上为什么,就是很庆幸吧,可以在最意气风发的年纪跟在这样一位主公身边,不需要勾心斗角,不需要虚与委蛇,只要一心为民就好。

“一心为民”说出来很大,要想做到反而不难。

***

就在长安城的高官贵妇们因为山水衣一衣难求遗憾懊恼之时,平川城的寻常百姓正欢欣鼓舞。

三关口,平川家纺铺。

这是个新开的铺子,和平川粮油铺一样,挂着“官办”的牌子,门口贴着一张红底黑字的榜文——

平川家纺铺开业大吉!

内售棉衣棉被和棉鞋,款式多样,物美价廉,童叟无欺。凭平川户籍一律五折,鳏寡孤独及家有急难者另有优惠。

除成衣成被外,另有棉絮与棉布出售,价格更优。

温馨提示:五折商品仅限一人一套,若想购买二套、三套、许多套则按七折出售,数量有限,售完为止。

……

起初,百姓们还不知道这间铺子的棉衣棉被和他们往年用的柳絮或木棉的衣被有什么不同,只是出于对官办店铺的信任,好奇地走了进去。

然后,走进去的百姓便被热情的店员留住了,不仅试穿了棉衣,还试睡了棉被。

这么一试就不舍得走掉了。

这棉衣也太轻太软和了吧?刚一上身就仿佛裹了一个大火炉在身上。

别说普通百姓,就连富贵人家都惊叹异常。这些棉絮的衣裳不像裘皮那般硬邦邦,比木棉厚实保暖,价钱只有丝绵的十分之一。

更令人欣喜的是,由棉纺厂设计部设计出来的棉服,在保暖的同时,还能兼顾时尚,这可真是……让人不动心都不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