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老妇人这手颠倒黑白玩得够溜啊!

楚溪客没吭声, 想看看平川军会如何处理。

为首的伍长面无表情地看了老妇人一眼,一摆手:“丢出去。”

立即有两名士兵出列,把老妇人一拎, 再一丢,就扔到棚子外面去了, 顺便还把书记官打算给她的那串钱也扔到了她身上。

兴许是这串钱给了老妇人底气, 哭骂道:“你们官官相护,这是要坑死人啊!”

不用平川军伍长说话,方才那两名小兵就“唰”的一声抽出佩刀,明晃晃架到老妇人脖子上。

“你以为这是什么地方?也敢在平川军头上撒野?是拿钱走人, 还是把命留下,自己选!”

早在刀架过去的时候, 闹事的妇人已经吓得一屁股坐到地上,吓尿了。

围观百姓也吓得两股战战, 纷纷跪了下去。

事情到这里,已见分晓。

于是, 楚溪客也不再遮掩,干脆地摘掉面罩和凉帽, 露出那张年轻的脸。

底下一片哗然,有不少人认出了他。就算从前没见过他的, 听了周围人的话也知道他是谁了。

官兵与百姓齐齐见礼。

楚溪客的视线在人群中扫了一圈, 端出平川王的架势,道:“诸位可还记得一年前过的是什么日子?或者你们可曾打听过,周遭各州的百姓又是如何生活的?这小小的平川城,可还容得下你们?”

不急不躁一番话, 却让在场的百姓硬生生惊出一身冷汗。

这时候, 众人方才想起从前的生活。

一年前, 这里还不归平川军管辖,百姓们年年都要遭受突厥进犯,州官盘剥,还有兵痞小吏以各种名义收取“保护费”,甚至稍稍有些势力的富户都是动辄欺男霸女。

直到平川王的到来,百姓的生活才有所改变。

兵痞被清缴,贪官污吏纷纷落马,匪徒恶霸杀头的杀头、赶走的赶走,贺兰大将军的亲卫营亲自下场,把旧城区来来回回梳理了三遍,这才有了一个清清白白的底子。

后来,百姓们有了盐吃,有了新房住,田地免税,没有繁重的徭役,男女老少都能给官府干活,还有工钱可拿。

掰着手指头数数,不过才将将一年而已。

“可是,已经有人不知足了。居然有人利用官府倡导的良善风气扯起了大旗!”

楚溪客看向那个瘫倒在地的老妇人,冷声道:“以为平川王是傻子吗,会听信你的一面之词?还是说,大理寺是吃素的,分不清是非曲直?”

“不、不是,老婆子不敢……”老妇人早已没了最初嚣张的样子。

楚溪客没再理会她,转头看向书记官:“劳烦你把采棉的要求再说一遍。”

书记官躬身道了声“殿下言重了”,然后便朗声说了起来:“只采完全裂开的熟棉,不掺杂半开的生棉,不损伤未授粉的花朵,不折断健康的枝丫……”

楚溪客安静地听他说完,才再次开口:“依照这个要求做事,一日下来也有百文进项,六岁稚童尚能做到,诸位做不到吗?”

百姓们面露愧色。

楚溪客这次是真的生气了。

他当着众人的面,对书记官说:“今日所有人的棉花都已交过一轮,质量高低想必你心中有数,凡是掺了生棉的,不管多少,今日把钱结清,明日就不必叫他们来了——这样的人不光棉田不再录用,往后凡是官府开设的工厂、作坊、店铺,一律不用!”

此话一出,不知多少人白了脸。

这些人中,有些是自己动了小心思,有些原本没想使坏,但看到别人拿到了更多的钱,自己也受了影响,觉得掺杂一些生棉也无所谓,这时候,已然把肠子都悔青了。

这位书记官果然是个细心的,早在名册上做了记号,这时候直接当着楚溪客的面把人名念了出来。

有人一脸庆幸地回到田中,有人失魂落魄地领了钱走人,也有人懊恼地当场给了自己一个耳光。

唯独没有人再像老妇人那样闹事。

他们已然清醒地意识到,闹事的后果不是他们能承受的。

最后,那名老妇人的儿子赶过来,把她接回家中。当天下午,这家人就被武侯从小别墅中赶了出去,并除去平川城户籍,送回了夏州。

这家人原本就是因为平川城的食盐便宜才从夏州搬来的,并非在平川城最困难的时期前来支援,更没有参与建城,按规矩应该在城外的村子落户垦荒,结果他们精明地贿赂了办理户籍的官吏,这才落到了城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