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他们聊了上次关珩夜猎的事。
关珩猎到了狐狸的猎物,也猎到了狐狸。岛上的生物有很多种,狐狸是少数,它的皮毛留下来能做围脖、耳罩或者帽子,对岛上的老人很友好。但将它倒提着拎在手中时,关珩忽然放弃了捕杀。
犬科动物都有差不多的眼睛,大而圆,在放弃抵抗时显得湿漉漉,单纯,可怜。
令关珩想起另一双眼睛。
“您的意思,难道也觉得我像小狗?”宁秋砚问。
他还不笨。
关珩见他这副有点不服气的样子,眸中掠过笑意。
关珩这样轻松的神情,宁秋砚只见过一两次,一时间有点呆住了,只傻傻站在雪地里。
松鼠恶作剧似的自枝丫间跳过,雪花落了他一头一肩,他下意识地甩了甩头,等反应过来时见关珩仍看着他,才后知后觉地辩解:“我不是——”
关珩抬手,故意在他头上揉了一把,含义明确。
随后,竟撒开手不管他了,独自朝前方走去,留下他一脚深一脚浅地跟在后面,急匆匆地为自己讨个说法:“先生,您刚刚那么做是什么意思……”
关珩也会捉弄人,即便宁秋砚没见过,也对关珩的这一面不意外。
当然,最终他们还是再次牵起了手。
毕竟小狗在雪后森林里是很容易迷路的,还有过一次前科。
先到了湖边,又如宁秋砚的愿带他去了养殖场,不过他们没有进去。
大雪将至,养殖场的人都忙着给牲畜门备粮食草料,加固棚架,他们得赶上大雪之前做好完全的准备。站在栅栏外,宁秋砚看见了关子明忙碌的身影。
最后,他们又经过灯塔。
那时天已近乎全黑了,风中已经夹杂了雪花,温度低得更加刺骨。
海面很暗,浪花拍在沙滩上,刺眼的白。
宁秋砚把脸埋进衣领和围巾里,睫毛上凝结了热气合成的冰粒,庆幸关珩给他换了更厚的衣物。
于是他们没有登上灯塔,而是选择了原路返回,结束这段走马观花的散步。
这天的森林比上次要安静,动物们似乎全都躲了起来,夜枭也是,除了风声和他们的脚步声,便什么也没有了。道路越来越暗,树木较为密集茂盛的地方,就连雪地也不怎么反射光线。
宁秋砚看不清脚下,又冷得走不动,伏在了关珩的背上。
走回主道后,亮起的路灯才照亮了路面,将他们的身影投射出长长的影子。
夜晚正式来临。
和白昼交替。
他们成功横跨了这两个时间段,待在一起。
宁秋砚问关珩,如果多吸食一些他的血液,是否可以维持得更久。
“最多不会超过一个昼夜。”关珩否定了他的想法,“和量的多少无关。”
宁秋砚抱着关珩的脖颈,手臂收紧了一些,感到有些无奈和失落:“次数呢?”
他可知道为了拯救渡岛,准备当时的会面,关珩特地将他上岛的时间提前,让献血的次数达到了六次之多,会不会是次数能让效果更佳?
“维持的时间和次数也无关。”关珩说,大概是猜到了他的想法,又说道,“次数之所以多,是因为我也需要适应。”
宁秋砚:“适应?”
关珩答得简略:“最开始在日光下行走,宛如婴儿学步。”
血族将宁秋砚这样的人类称为“黄金血”、“临时解药”,前者是说明它的珍贵,后者则代表了另一种含义。
将关珩的话与它一联系,宁秋砚便立刻明白了他之所以要上岛那么多次的原因。
后来凌医生也证实了宁秋砚的想法,血族每一次吸食他这样的“临时解药”,都要经历一次身体结构的改造过程。
那种改造,对血族来说如同新生。
肢体、感官,都变得与人类趋近,刚学者接受这些变化时,他们甚至无法顺利地活动,眼睛也无法在强光下视物,令血族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脆弱。
次数越多,血族对趋同性的适应越好。
这便是大多数血族在找到属于自己的“黄金血”后都会将其留在身边的原因。
凌医生还曾提议让宁秋砚长期留在岛上,只要剂量与餐补都控制得足够好,对身体的损耗其实不会很大。
关珩对自己的要求足够严格,也足够苛刻。
他拒绝了凌医生的建议,最大限度地控制自己接受了改变,适应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