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45章 不缺人才缺机会
五月八日,天气晴朗,一大早的,几百个吏部新授的县令出现在含元殿上。
他们很激动,有的人不愿意当小官,他们觉得可以。
李隆基在上面坐着,先接受了县令们的礼。
他缓缓开口:“诸卿皆为大唐之基,诸卿所在,必有所安;诸卿所为,必有所抚。
地方百姓教化、生计,俱在诸卿之身,朕今日想看看,诸卿若要安民,可出何策。”
太监们把李隆基的话喊出去。
其他的宫女端着文房四宝到一个个新授县令的小桌子面前,把文房四宝放下。
再帮忙铺开纸、润笔、研墨。
县令们明白了,让现在写安民策。
有的县令接过笔,低头写起来,有的身在颤手在抖,握着笔迟迟不能落下。
在含元殿的吏部官员们擦汗,天热呀,一大早的就热。
姚崇冷着个脸,目光在一个个县令身上扫视。
陛下显然是有目的,不会开玩笑,那几个始终不写字的是什么意思?
“问,为何不写。”李隆基出声。
有太监跑过去,看一眼桌子上的名字,问道:“谢云县令,陛下问你为何不写。”
‘啪嗒’这个谢云手上的毛笔掉落在纸上,一片地方黑了。
他跪下:“臣,臣不会写字。”
另外几个情况差不多,有的说识字少,有的说想不出来怎么写。
李隆基把喇叭拿出来:“好,朕的好县令,还有不识字之人,其他识字的,朕看你等写出来什么?”
他等着,安民策是地方官的基础,不属于高深的学问。
就像李易那时新被安排到县令位置的官员一样,问你准备怎么教导民众啊,官员开始哇啦哇啦说。
基本功啊,连这个都不会,吏部怎么选的人?
吏部官员们现在是汗如雨下,衣服后面湿透了。
被陛下给当场逮到,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
等了足足半个时辰,有的官员还在那写呢,一共没写出一百个字。
“吏部的诸卿,自己去看,好的给朕呈上来。”李隆基继续拿喇叭喊。
吏部的官员跑过去,挨个看,好在他们没有不认识字的。
有的看着,恨不能把新县令踹死。
晚上的时候,李隆基闷闷不乐地和老婆孩子到李家庄子。
他喝一口酒:“易弟,今天陛下在含元殿让新授县令写安民策,你猜结果如何?”
“有人不会写字?”李易一副我猜的样子说。
“对,居然不会写字,还不如你庄子上的庄户。”
李隆基说着夹起菜,筷子轻微颤抖,显然是气的。
“我庄子上的庄户,现在也不会写安民策,不过几个管事想来能写,平时他们要管着人手,能说会道。”
李易笑了笑,给两个人又满上酒。
“怎会如此?”李隆基想不通。
“其实吧,不会写字的人,不一定当不好县令。
让他们写,他们写不出来,让他们说,他们能说出来。
村正有许多同样不识字,却能把村子管理好。
不识字的县令,或认字少的县令,只要有人帮他们写,他们在一些情况下,能把县里的事情给做好。”
李易没一杆子打死,理论上,县令必须会写安民策,包含了识字在内。
他那时有的大字不识一个的自然村村长,村子管理的挺好。
当然,之后就没有了,需要看文件,不认识字怎么行。
“吏部必须有官员被收拾。”李隆基已经有了人选,谁负责的就收拾谁。
不过不会杀掉,会弄到下面的州当刺史。
由此就说明,大唐如今还是缺少官员,顶不上来,每年的科举人才不够用。
李易想到了这个问题:“三哥,等字典出来,更多的人学会了拼音,科举考试的时候放宽一点,就好了。”
“怎么放宽?”李隆基没继续盯着县令的事情。
“现在考试是进士科出五道时务策、五道填空、一道额外的诗或赋,各答错两道,就算是没考上。
可以变成考五十道填空题、五十道选择题,还有论述题,名词解释题等等。
考得多了,每道题给几分,总分够了,也给个官当一当。
眼下是不少学子因为考不上科举,而不知道怎么办,有的去教书了,有的整日里写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