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乾隆四十二年,皇太后逝世,被皇上追封为孝圣宪皇后,皇太后生前享尽了荣华富贵,又是大清的老寿星,此次逝世也不过为喜丧罢了。

乾隆皇帝固然为此悲痛,但皇太后年纪到了,去归先帝处是为顺应天意之举。

何为喜丧,便为一德高望重、福寿双全且年纪在八十岁以上的死者,皇太后哪哪都适合这一点,因而也不用太过难过。

魏婧薇陪伴他慢慢度过这段时日,当然,在接下来几年时间里,乾隆似是想清楚很多事情了,在朝廷上放权诸位阿哥,在后宫的时日里更是只出入永寿宫,旁的宫殿只在念及一些潜邸老人时过去看个几面,基本上是罢免了后宫选秀一事。

自乾隆三十九年起,后宫就再无进宫选秀之事,顶多是为皇室宗亲以及皇上的几个阿哥的婚事许了赐婚圣旨。

而永琰自打后院里的刘佳格格生下大阿哥绵恒后,乾隆便立他为明面上的皇储,于乾隆四十三年正式昭告天下,封其为太子,晋嫡福晋喜塔腊氏为太子妃。

魏婧薇偶尔在陪伴父女俩时,免不了将她的长孙子绵恒带到面前看顾几分,毕竟这孩子身子弱,在娘胎时就养得不是很康健,她记得永琰的子嗣本就不多,康健的更是少了,她在这方面多看顾几眼都不成问题。

好歹现在后宫中人与前朝官员都认定永琰是她亲生的阿哥,对魏氏一事忌讳莫深,加上魏氏前几年早早的就死了,永琰记在她名下的时候早,魏氏的痕迹就在不知不觉被去除得一干二净,以后史书上也只会将永琰的子嗣说成是她亲生的孙子,要是她孙子太容易夭折,她听着也不太爽利啊。

在两年后,一直在她面前战战兢兢的喜塔腊氏终于怀上永琰的第二个子嗣,只是生下来是个格格,魏婧薇用着先开花后结果的说法劝她不必太过忧愁,喜塔腊氏本来因为自己身份上的瑕疵觉得自己事事处置的不太好,听了皇额娘的话,只是在心里稍微松了口气,但后面听说皇阿玛有意为爷赐下比她身份更高的侧妃进院子,仿若一根刺悬在脑袋上,让她时时不得安落。

魏婧薇真真是不知道怎么劝说皇上了,既然当初选了喜塔腊氏做永琰的太子妃,那就不要怪罪儿媳妇的门槛低,若是说起这方面的事,从前清朝帝王生母的身份未必个个都好,喜塔腊氏能好好对待永琰就已经是最好的事了,何必事事插手。

乾隆被说的面上好一阵子红,这才打消了给永琰选身份高的侧妃的念头,只是在这方面的事他能听从爱妃的劝说,但给永琰选侧妃这事是绝对无法罢免的,毕竟永琰院子里就他一开始送的两个格格,一是为永琰生下大阿哥的刘佳氏,二是关佳氏。

最多加上一个太子妃。

永琰的后院实属少人了些,不然也不至于现在才有一个阿哥和一个格格,魏婧薇只能同意了皇上的念头,说来这事还是归她来管的,毕竟永琰是她名义上的亲子,但她这些时日确实是只关注皇上嘉卉等人的事,就算是关心永琰,也少有干涉他后院的举止。

在她的思想里,儿女成家了,就是独立的一家子了,莫要太过关注,免得到时候吃力不讨好,而且她也有自己的小日子要过,哪有那么多心思管永琰的事。

但皇上都这么说了,她就另行给永琰择一格格进府吧,这镶黄旗全保管领下上驷院卿讨住之女侯佳氏模样是个清秀的,更是一副好生养的身子,进了永琰的院子作格格也正是合适。

至于乾隆那儿,倒是听从爱妃的话,没有给喜塔腊氏添堵,给其选了他塔喇氏作其侧妃,他塔喇氏为大理寺少卿之女,身份上不算高,整个后院姑且还是在喜塔腊氏的掌控下。

既然儿子后院的事都安排好了,魏婧薇便将被她养好身子的绵恒送还给孩子生母刘佳氏,顺带立刘佳氏为府邸庶妃,好歹是生下了永琰的第一子,况且永琰现在都没有别的子嗣,绵恒的生母能立得住才能更好的护着绵恒。

送还孩子给永琰后院格格了,魏婧薇也准备收拾着要同皇帝一同外出巡游了,毕竟这是多年前就商量的事,永琰现在已经是十九岁的年纪了,经过几年在朝廷的历练,很多事情都处理得得心应手,虽说不是乾隆最心仪的继承人,但起码将来是个守成之君不为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