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村里千头万绪, 样样都要重新来过,可以说没一个闲人。先处理好基础,然后就要去田里看抢救庄稼, 毕竟这关系到后半年的口粮。好在这时,老天爷大概也觉得自己过分,一连好几日都是大晴天,方便大家及时的收割麦子, 祈祷能够救回一二。

王村长按照林屿指导过的法子, 把村子里分成几个队伍,一部分割麦子, 一部分做饭,省下来的人手比平时收割速度还要更快,更有效率,甚至连半大少年也知道现在是要紧关头,一部分帮着洗菜摘菜捡柴火,一部分照顾好年纪更小的孩子, 也不区分谁是谁家的小孩, 亲密无间, 同心协力。

住在一个村里,难免会有牙齿磕到嘴唇的时候,你抢了我家的菜, 我捡了你家的鸡蛋等等小纠纷, 村长的职责之一就是调节这些纠纷, 各家各户牙尖嘴利吵的不可开交, 动手的都有, 现在这么和谐还其乐融融的场景, 还闹的王村长不习惯呢。

他在做饭的地点巡逻两圈, 发现负责切菜的婶子尽心尽责,也不偷工减料,跟做自家饭一样认真,还有孩子从山上,荒地里捡到干柴,也不用人催,把什么都收拾得整整齐齐,没人喊苦喊累,也没人抱怨谁做多了,谁做少了,大家都朝着一个方向使力气。

王村长大为震撼。

这边,林家村人看到下河村人这么团结一致,也开始学着他们的做法,不再单打独斗,而是集合到一起,一群人一起做事,先是清理死掉的家禽,挖深坑加石灰,防止出现病情,还在上面竖了一块牌子,让人少去那个地方,以免生病。同时把自家没被水淹的粮食拿出来晒干,尽力挽回损失。

现在,就连最爱顺手牵羊,小偷小摸的人,也不会随意捣乱,反而勤劳的做着事情。

林屿等到大水退去的第二天,熬着夜写了一份灾后重建提要,把他能想到的,能够预防出事的注意事项都写下来,亲手交给章县令。

章县令本来腾不出时间,但在师爷的提醒下还是硬挤出时间来跟林屿说话,林屿也不多言,

直接提醒章县令一定要控制县内的粮食以及药材价格。

如今的商人并没有那么强烈的情怀,想要同舟共济什么的,万一来个奇货可居趁火打劫,本来稳定的局势马上就回变的一团乱。

章县令也听师爷暗示过,不过没有林屿说的这么直接,他扶着额头,表示自己一定会管控的。

其实市面上这些东西已经隐隐在提高价格,章县令派人先去做了警告,那些人暂时按捺下去,还不知道有什么后招。

总之现在日子不好过,只能靠时间慢慢熬。

林屿去看他家的地,二十亩荒地的花草还好,顶多就是今年的产量降低,那八亩水田种的麦子,能留下一半就算不错了。

三叔一整个愁眉苦脸,心情非常不好。

林屿看完麦田走回家,路上正巧碰到了胡婆婆,胡婆婆一碰面就似乎有些话想说,最后叹口气带着林屿去看他们的作坊。

作坊建在河边的荒地,出事之后首当其冲,第一个被淹,当然也没顾得上这边,现在再来看,真是毁的差不多,工具还能收拾收拾用,但半成品肯定是没用了。

林屿突然想起之前买好的大量原材料,赶忙去清点,发现意外之喜,那些原材料没拆封,而且做了防水处理,放的高,几乎都没出事。

“呀!这是好事啊!”胡婆婆也高兴的很,连忙跟林屿一起检查这些原材料,确定没问题后胡婆婆才说,“作坊里的员工,怎么办?要招她们回来吗?”

“这些材料,还有厂房,工具等等,都需要清理。”胡婆婆看着白墙变泥墙,忧心忡忡。

“这要怎么招啊!”林屿无十分无奈,难道胡婆婆是着急赚钱了?不会吧?他可要赶紧劝住。

虽然赚钱很重要,但是现在他又不缺钱,再有钱也不过一日三餐,睡三尺床,到了一定的程度,他对赚钱没那么热衷。

“婆婆,我们作坊里请的员工都是乡里乡亲的,这次自家也遭了灾,现在正忙着挽回自家损失,忙的是脚不沾地,我们如果要喊人回来,怎么喊?逼着人家不顾自家吗?到时候就算把人叫了回来,也是满腹怨气,心不甘情不愿的。”就跟下大雨还要员工上班一样,谁心里乐意呢?员工又不是工具,她们心里有一杆秤的,谁对她们好,她们也对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