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7章 李焘的疏
“臣礼部主事李焘谨奏:自入秋以来,再无瞻仰皇上龙颜。惟闻圣体违和,一切传免,郊祀庙享,遣官代行,政事不亲,讲筵久辍。臣知陛下之疾,所以致之者有由也。然臣闻夫纵酒则溃胃,好色则耗精,贪财则乱神,尚气则损肝。今为鳌山之乐,必纵饮,必耽声色。皓齿蛾眉,伐性之斧;甘脆肥脓,腐肠之药……故陛下之症不在身,病在酒色财气也……皇上诚嗜酒矣,何以禁臣下之宴会;皇上诚贪财矣,何以惩臣下之饕餮;皇上诚尚气矣,何以劝臣下之和衷。臣今敢以四箴献,若陛下肯用臣言,即立诛臣身,臣虽死犹生也。惟陛下垂察。”
……
林晧然看着这份奏疏副本的内容,虽然看到了这个学生的文采和思维缜密,但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这道奏疏何止是要捅隆庆的菊花,甚至是要将隆庆的掩羞布都扯了下来,让隆庆前些年努力塑造的贤君形象转为笑柄。
由于隆庆继位后,并没有延续嘉靖的荒唐修道行为,加上大力整治地方官员的贪墨等行为,让天下百姓对这位新皇帝无疑是大大地改观。
只是如今,李焘却是着眼于隆庆的“酒、色、财、气”四大弱项,却是将隆庆贬得简直一文不值。
隆庆的好色早已经是天下公认的事实,不然去年江南选秀女亦不会造成那么大的风波,致使很多百姓为了保护幼女而出现抢婿的风潮。
隆庆的贪财更不是什么秘密,屡次向户部索要钱银,所查抄的徐阶巨额家财早已经挥霍一空,最近又通过联合钱庄发行国债。
至于每晚畅饮的事情,这个事情其实已经解释清楚。毕竟隆庆如此贪图享乐,偏偏又是时常搞鳖山灯,说他不好饮酒定然没有人会相信。
关于隆庆没有容人之量,这的事情亦算是得到了证实,毕竟近年很多直谏的官员都被隆庆进行了贬谪。
当然,人没有完人,特别历朝历代的皇帝总会伴随着各种各样的缺点,隆庆自然不可能例外。
林晧然看着李焘如此言辞犀利地贬低隆庆,亦是无奈地摇了摇头,隆庆着实不能算是一个好皇帝。
引用后世著名历史学家孟森的话:上承嘉靖,下接万历,为亡国之酝酿而已。
隆庆虽然没有像嘉靖那般举国修道,亦没有想嘉靖那般躲在西苑修道二十多年,但却是以另一种形式在“渎职”。
纵使早前每日上早朝,但隆庆骨子里的那份无情和冷漠却是藏不住,根本没有主动参与政事的商讨和敲定,只是每日到那座龙椅干坐而已。
林晧然跟隆庆相识于裕王府,君臣关系亦是已经维持了四年之久,但隆庆从来都没有主动召见他商讨政事和关心灾区百姓的状况。
在隆庆的世界里,有后宫的女人,有户部大仓的银子,亦有太监弄来的稀奇玩儿,但惟独没有天下百姓的生死存亡。
虽然隆庆恐怕没有李焘所说的那般不堪,但无疑算不上一个称职的皇帝,却是遗传了嘉靖的自私无情。
林晧然默默地将手中的奏疏副本放下,眼睛复杂地打量着这个门生,当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跟当年的海瑞颇为相似。
“师相,弟子此番确实是不吐不快,还请师相见谅!”李焘自知此事是在劫难逃,又是一本正经地道歉道。
林晧然亦是不好再责备这个直谏的弟子,便是进行告诫道:“此疏中之事不可再行外传!若是不然,你便是不忠,甚至是沽名钓誉之徒,为师亦是要以你为耻了!”
“弟子此次只是希望能劝谏皇上,疏中之事定不外传,还请师相放心!”李焘是打心底尊敬林晧然,当即便是点头道。
林晧然看到了李焘眼中的真诚,便是抬手示意李焘离开,隐隐间感到这个事情定然会掀起一场波澜。
虽然这份奏疏的内容远远没有《治安疏》“嘉靖,家家皆净”来得震耳发聩,但已然得到《治安疏》的两分火候,直指隆庆的四大命门。
哪怕隆庆的脾气再好,但终究是大明的皇帝,又怎么可能轻易咽下这一口气呢?
李焘走出兵部衙门后,由于担心东厂的番子来得太快,便马不停蹄地前往文渊阁。
因为他是隆庆二年的进士,故而他其实还有另一位正牌的老师——内阁首辅李春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