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话本引发的文化对峙
书报亭出的三个故事, 以海允为原型,分别写有大公断案之逼良为娼。大公断案之为虎作伥。大公断案之冤断明镜。
三位学子为免谢氏一族都被打上恶贯满盈的标签,特地将其中的两则故事都有谢氏自己人检举大义灭亲。
以海允与谢氏断案糅合成一名角色, 叫:狄公明。
狄公明一角色以话本形式横空出世。立即名震五湖四海席卷八荒。连胡匈民间都在传颂狄公明铁面无私的故事。充分证明中原文化的强势, 更证明晋末中原虽四分五裂,但对文化的认同感却是超高融合。
谢兰芝没想到效果那么好, 她只是略微提议, 小凤凰就把它做的红边大江南北。这三个故事越受欢迎,越说明底层百姓无论国度都对大奸大恶,欺压良民之人深恶痛绝。
这波文化输出,同时引起大儒们的轩然大波。大家对此故事褒赞不一,也有人批评三位学子蛊惑人心给民间带来动荡。
其中三位大儒也想破口大骂,因为不符合他们对尊卑等级森严的价值观, 当得知红透天下的故事是自己儿子写的。
三位大儒顿时熄声。陷入沉思。毕竟当众骂儿子肯定会被认为子不教父之过, 全是做父亲的没教好。这把火反倒会烧到自己身上。何况儿子们又不是做什么丧尽天良的事, 只是于礼不和,于理尚有可原。
而且儿子们出名也让他们脸上争光。
三位学子的笔名:梦溪三乡。
因此名彻天下。
以梦为笔名的学子叫:刘海堂。以溪为笔名的学子叫:慕容雨。以乡为笔名的学子叫:钱乾坤
三个学子登时入朝廷文官的眼里。
文官们出奇地支持这些平日在他们看来难登大雅的故事。只因故事打进胡匈, 更彰显他们南中原在文化方面是居于正统之位。
三位学子还特地被李令接待, 李令鼓励他们好好考试, 将来为一方造福百姓。
三位学子都是年轻气盛之人,有当代大儒兼礼部侍郎兼军机大臣的鼓励,自然更加卖力读书。
谢兰芝看完三个故事还特地点评:“行文简洁稳健, 故事质朴无华而义理精微。”
其实三则故事对她来说并不出色,因为在现代这些故事满大街跑, 早为人所闻。可在这却不同, 不同之处就在于官府授意可以写大奸大恶之人为官宦子弟。有一定开放的思想在里面。
而挣脱束缚崇尚自由一直是人类追求的美好道路。所以大公断案最受欢迎的程度在于, 它敢打破固有观念与偏见, 顺应民意的先进思想。从前书类的受众从不在底层,而如今却在底层绽放,开花结果。
司栖佟淡笑不语。似乎还有下手。
她看着小凤凰万事俱备的一面,忽然忍不住发毛:“你该不会...以故事开头去胡匈那打文化战吧?”
“知我者,兰芝也。”
胡匈宫廷其实对这三个故事根本看不上眼,他们入驻中原之地百年,多多少少对中原文化耳濡目染,甚至有不逊与南中原的诗人。
按理说他们压根不在意,只是没想到在民间却引起热议,胡匈百姓对这个浅显易懂,又充满正义的故事十分追捧。
胡匈百姓和胡匈贵族们不同,他们不懂得几个字,什么大道理都通过父辈们口述理解,从未有这样的话本,只要认识百个字就能看懂其中的内容。浅显易懂,比书堂里的先生要教的好多了。
甚至有的胡匈百姓家的孩子,因为大公断案之三则故事,爱上读书。可惜再没有类似浅显易懂的行文让孩子看懂。胡匈百姓为此十分遗憾。甚至有人已经在想象原来南中原的百姓家能读到那么好懂,又能让人好学的知识。
而且还是贵族子弟写给百姓开智。
不像胡匈国只有贵族有资格识文断字,他们寻常百姓知道姓氏就已经是殷实之家。
原来南中原并非大家想的那样处于饿殍遍地,人相食那般战乱。因着这三起大公断案,打破胡匈百姓对南中原固有的刻板印象。甚至还激发出美好的想象,就如他们的先祖还在大沙漠荒地时向往中原的地大物博,不愁吃不愁喝。能国泰民安,安居乐业。
然而想象都是美好的。他们进入中原后,也没过几天好日子。一切都和美好的想象不同。
贵族们入中原后,底层并没有享受到入驻的福利,分了田地不会种,然后卖给贵族由贵族手把手教,教着教着,田地就变成贵族的。粮食丰收,他们喜悦,然而下一刻,所有的粮食都要堆在贵族们的粮仓内哪怕喂胖田鼠,他们都不能多拿一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