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国变

《国变》这本书,虽然是文超公的作品,但过去并不流行。

它所虚构的“变法”,距离大夏百姓的生活太过遥远——主要是,大夏百姓无法理解一个统治着庞大的土地和人口,却被远在几十万里之外的敌人以一支区区偏师打得丢盔弃甲,乃至于要割地求饶的国家。

就算是战国时代,九州大地上的诸侯们也从来不曾在那些“番邦异国”面前吃过亏。至于大夏就更不用说了,北地、南海,全都是靠一刀一枪打出来的江山。

我们不去欺负别人,就已经是大慈大悲与人为善了,被人欺负?

抱歉,这个我真没有代入感……

这本书里面虚构的社会矛盾,就潘龙的感觉,似乎还是靠谱的——在这本书里面,“大清国”严厉限制武道的传播,民间只懂得一些粗劣的武功,绝大多数武者甚至连先天境界的边都摸不着。只有得到朝廷或者世家大族的允许,才能够修炼比较高深的武功,进而凭借强大的武力成为人上人。

而那几个侵略“大清国”的番邦,则是全民普及武道教育。就算最高深精妙的武道,也向所有人开放。官府每年统一核定大家的武道修为,然后根据武道修为给予对应的额外权利。

所以那些番邦人数虽然少,但武道强者却很多。区区三千人的偏师里面,就算是打杂的辅兵,都有接近先天境界的修为。军中精锐清一色的真人宗师,甚至连长生者都一抓一把。

更重要的是,他们热衷于学习和研究,当他们和“大清国”接触之后,便努力研究“大清国”的武道,很快就拿出了一系列克制和破解这套武道的手段来。

……这对他们来说,算是常规操作。一个番邦高手,至少要懂得五六套风格不同的武道,才能够应对各种情况。而且他们还需要定期学习最新的武道知识,才可以确保自己不落伍。

那种闭门修炼几十年,出关之后天下无敌的情况,在番邦是绝无可能的。

闭关三十年?等你出关之后,很可能会发现你的武功早已被破解,就算修为低你一个层次的人,都能轻松打败你!

老实说,这种情况别说大夏的读者们无法理解,就连潘龙这个穿越者,也不大能够理解。

文超这设计的什么故事啊?乱七八糟的!

当初他粗略翻看过《国变》之后,评价就不高。

“抄历史可比抄小说难多了,毕竟……小说需要合理性,历史不需要啊。”他如此感叹。

那本书自然也被他束之高阁,再也没看过哪怕一次。

大夏各地的读者,基本也是类似的情况。如果不是因为这本书是文超公的作品,从笔法和用词可以看得出来当非伪造,只怕它早就无人问津了。

即便如此,也有不少人认为,这本书可能是伪造的。有人假借了文超公的名义,仿照他的写作习惯,编了这么一个故事出来。

这种说法一度很有市场——因为谁都不相信,才华绝世的文超公会写出这么一个差劲的故事来。

……直到帝洛南变法。

帝洛南提出变法的经过,以及他提出的变法措施,其中很多内容都和《国变》有相似之处——这也是保守派攻击变法的一个重要理由。

众所周知,《国变》是一本并不优秀的仿作,所谓“学乎其上,仅得其中”。学习这种拙劣作品里面的做法,结果会怎么样?

不用问都知道!

而且,就算只看故事里面发生的事情,也知道变法破坏了太多人的利益,破坏了整个社会的稳定。最后“大清国”非但没有因为变法而扫除弊端变得强大,反而因为变法而激化了内部矛盾。在不久之后,那些平民出身的新生代武道强者们,就在各地掀起反旗,甚至于有人和番邦合作,里应外合。

《国变》没有结局,结尾是一群年轻人在“大清国”最东部的繁华城市里面开会,以共同的理想互相勉励,结成了一个以五星为标志的组织,发誓要扫荡弊端、重整河山。

然后,便是一句谶纬。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这没头没尾的结局,只有同为穿越者的潘龙才看得懂。

大夏人看不懂这个结尾,但并不妨碍他们知道这故事最后,“大清国”的下场很糟糕,估计是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