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市场经济

姜默这几天住在了医院,废寝忘食。甚至周老太太和徐衍找过他好几次,他都不肯回家。

他突然理解了“植物乐园”里“乐园”的含义。

当能力提升到可以支撑自己放飞自我,真的是挺快乐的,当然,责任也很大。

医院门口的人越来越多,姜默的操作也变得越来越熟练,他现在一天能进行一百多次改造,在晚上医院关门后,还能富余出精神力,进一趟实验大棚。

这样勤奋工作带来的结果就是,他终于有人手修路了!

一方面是为了居民上下班方便——即使不能开车,自行车总可以骑的;一方面是为了夏天暴雨的时候,路面别太泥泞,保证工人正常的工作效率。

当然,因为现在没有石油和沥青,所谓的修路还只是简单做一下硬化,然后用石子铺路。

在农场仅有的两台压路机压过之后,工人们挑着从山上砸下来的石子,担去工头那里。

每个修路小队都有一位工头,负责记录小队成员的工作量。

小李和同伴快见到工头时,互相递了个眼色,两人找了个没人的地方站住。

“快,帮我把挂在背上的篮子取下来,可磨死我了!”小李把扁担放下道。

他和同伴都做过义肢改造,也都签过防卷协议。

但协议上只说不让他们长出多余的肢体,可没说不让他们的身体上长出多余的钩子。

小李后背长着一个黑色的钩子,胸前长着一个黑色的钩子,每个钩子上挂着一个布包,包里装得满满的石子。

布包一被摘下来,小李顿时浑身轻松,他活动活动肌肉,忙去帮同伴的忙。

两个人将钩子收回去,整理好衣服,然后把布包缠在手腕上,这才去找工头。

工头正量称计件,看到小李两人,目光在工人名单上扫了两下。

他把两个布包从称上拿下来,扫了眼显示屏幕,“80公斤。”

“不是,”小李急了,“这两包石子也是我背过来的,也应该算在我的账上。”

工头面无表情:“改造人的工作量超过80公斤,都不予计算。”

“那我们总不能白忙吧!”同伴也不乐意了。

工头在两人脸上扫了眼,一副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在想什么的表情。

他把布包放到称上,瞟了眼计数,从身后的袋子里取出五朵小红花。

“超过80公斤的,每多出10公斤,颁发一朵荣誉小红花。”

说着,工头将小红花摁在小李掌心。

荣、誉、小、红、花……

这谁想出的招,这么损!

似乎是为了安慰队员们,工头补充了一句,“攒够一百朵小红花,可以去萤光市集兑换一张九折的打折券。”

小李:……

小李看向同伴,同伴看向小李。两人用目光交流。

以后还干吗?

要不、先去问问打折券能不能卖出去?

办公室里,方楠连着打了几个喷嚏。

“感冒了?”徐衍问。

方楠揉揉烫了一上午的耳朵,“可能有人在骂我吧。”

*

去桑林摘茧还可以录用普通妇女,只要带着特制手套,保证不伤了蚕茧就行。

但煮茧、抽丝和织布,对女性的要求就比较严格了。

手上的皮肤必须保持最水润的状态,稍微有一点倒刺,都有可能伤了织品。

所以目前在缫丝厂工作的人,基本都是从纺织厂调过来的。

赵新月浸了手,抹上手油,专心分拣蚕丝。

“听说你要辞职了?”旁边的妇女问,“这么好的工作,为什么要辞?”

赵新月依旧是那副不紧不慢,笑眯眯的样子,露出一对可爱的酒窝,“我想回家开个裁缝工作室,筹备起来顾不上工作,就只能先辞职了。”

妇女有些不理解,“钱可不是这么霍霍的,你刚买了石屋,钱正在紧张的时候,这时候辞职,万一创业失败怎么办?”

赵新月知道妇女是好心,怕她小姑娘一时热血上头才出言提醒。

她小声道,“赵姨,二老板说,夏天要开放和别的岛屿的贸易呢。

萤光岛富人少,可内陆很多据点,都是富人们坐飞机跑去避难的,咱们的蚕丝肤感清凉细腻,他们肯定会对新蚕丝衣服感兴趣的。您放心吧,我心里有数。”

她还有一点儿没说,现在商业部长苏羽鼓励岛民创业,给工作室各种优惠政策,她觉得,这里面也有一点儿想要发展萤光岛特产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