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此去通途37

宽阔的海面上,一艘小船正朝着远处的岛屿缓缓而去。

苏擎站在甲板上,看着原来越远的陆地,以及海面上来往的轮船,他回头看谢雁跟着林铸江和其他人走到栏杆旁,才道,“船还要继续走?”

他们已经离沪城很远了。

“不远,”

上船前,林铸江已经向他们彼此介绍了,“耐心等等,正好,你们才从国外赶回来,让老赵给你们介绍一下。”

两个他最欣赏的桥梁工程专业的青年工程师,沪城国际航运中心的宋海以及集装箱码头负责人赵其国。

赵其国六十多岁,个子不高,看起来为人和蔼,“沪城要在2020年建成国际航运中心的目标,你们应该知道吧?”

这是华国制定的沪城发展目标之一。

沪城,从一开始就没有停下发展的脚步,修建跨江大桥开发浦东,目的,就是为了突破——用金融手段将陷入发展僵局的沪城,推向一个全新的发展水平。

如今的浦东,已是华国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

当浦东开始开发后不过几年,国家就制定了新的目标——将沪城国际化的目光,放在了航运上。

“以沪城为中心,苏浙为两辅助侧翼,”

苏擎对沪城的发展政策还是很了解的,“建成国际航运中心,让沪城彻底成为国际大都市。”

“没错,”

赵其国点头,“当年,浦江东岸还不过是一片农田,芦苇荡,棚屋,一江之隔,却是两个世界。”

他的脸上露出回忆的神情,“我还记得,当年赤手空拳去浦东时,什么也没有,一切都是从零开始,还有热心的农民,知道国家有困难,主动捐钱,捐牛,捐东西,支援我们的开发和建设。”

开发办的账簿上,清清楚楚记录着每一个为东岸开发捐出自己积蓄的,朴实的华国人民的名字。

林铸江笑道,“这事我还记得,当时你负责的就是把一片荒芜的芦苇荡,变成集装箱码头。一个九百米的码头,说好三百米用作集装箱码头,你可倒好,直接做了九百米的集装箱码头!”

“是啊,当时是冒了很大风险,大家也不理解,说你这个,全都做成集装箱了,有什么用?说好的三百米,改成九百米,这不是瞎改吗?”

宋海摇头,他只比赵其国小五六岁,一双眼睛充满了锐利的光芒,声音浑厚有力,“我觉得您想的没错。”

沪城出口全靠航运,码头极其重要,尤其是集装箱码头。

集装箱不只是运送货物的一种特殊车厢,更是一个城市,一个码头实力的衡量标准。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船舶的体积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大”。

teu作为国际标准箱单位,既是对集装箱标准化的一个称呼,也是对港口能力和实力的量化单位。

“以前,一趟船走一次远洋,能带3000个teu,后来近十年,四千,五千也已经不算什么了,再往后发展,”

赵其国对集装箱的情况了如指掌,“还会出现8000teu的超大型船舶。而经过这么多年的航运发展,世界各国早就形成了主要的航运干线,他们有他们的圈子,我们要向加入这个圈子,除非本身实力足够。”

这一点,宋海深有体会,“亚洲,欧洲,北美,连成一个圈!但凡在这个圈上,能成为枢纽中心的,必然都是国际化的大都市,如果没有合适的港口和码头,最多只能成为别人的补给点,国际航运中心——要做到中心两个字,就不能只是别人路途中的一道风景!”

他说,“而要让他们把这里当做目的地,集装箱码头就必须建,不仅要建,还要做到高效率。”

谢雁问,“沪城现在的集装箱吞吐量怎么样?”

“每年大概五六十万——如果不是以前建的集装箱码头,”

宋海苦笑着摇摇头,“恐怕还没有这个数字。”

谢雁接到电话之后,就提前做了功课,“五十多万……的确是少了点。”

五十多万,距离沪城要“国际航运中心”的目标,实在是差太远了。

日国和韩国的集装箱吞吐量,每年能达到二三百万teu。

而华国的港城,以及新加国,每年teu能达到上千万!

可以说,沪城的年teu吞吐数量,连港城的零头都不够。

这样的能力,显然无法在竞争激烈的航运港口中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