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八章 今年不拍贺岁片
3月28日,南昌。
96年的大会他在场,97年没去,今年被点名参加。田领导亲自主持,吴孟臣也来了……别人一看,嚯,改革派扬眉吐气。
闲话不提,单说这日会场。
几十人的场子,屋里拉着横幅“1998年全国电影工作会议”。
许非和韩三坪颠颠进来,竟有冷清之感,老总都没来齐,老艺术家和评论界来了几个。
“今天讲什么?”
“不知道啊。”
“没通稿?”
“没吧,我看就安排新华社了。”
许老师摇头,摸出一个小包,自带的枸杞大枣。唉,想之前的长沙会议,号称新中国规模最大,短短两年……我的腰还是这么疼!
坐了一会,领导们入场。
“安静一下,开会。”
“这个电影工作会议啊,已经开三年了。环境在变化,我们的思想也要紧紧跟上……先请XXX同志讲话。”
“哗哗哗!”
田领导带头拍手。XX部的大佬清清嗓子,面无半点尴尬——两年前,就是他停止改革,力推9550工程的。
“近几年电影工作有成绩、有进步,发展趋势是好的。
经过几年来的工作,坚持‘二为’方向,贯彻‘双百’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多出精品,实现三性统一,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统一,赢得观众,赢得市场。
这些指导思想,实践证明是正确的……”
HE……Tui!
许非暗啐一口,你上回可没说“赢得市场”这四个字!
“要鼓励电影艺术家在正确的创作思想指导下,自由选择题材,自由探索风格,极大地发挥个人的创造性。
电影应该具有很强的观赏性,给人以美好的视听享受。观众在审美娱乐的过程中领会思想内容,受到启迪教育。
缺乏观赏性或娱乐性的影片,教育功能往往不能很好实现。”
这叫风水轮流转。
之前对“娱乐性”讳莫如深,这会公开说了。
“电影要发展,出路在改革。
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逐步建立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完善统一、活跃、有序的电影市场。
电影要繁荣,必须赢得市场。
在涩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电影不可能游离于市场经济之外,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要通过市场实现。”
许非:→_→
吴孟臣:→_→
田领导:→_→
已在香港的窦守方:→_→
今天的讲话,跟96年一对比,自己啪啪打脸。但人家不在乎,热情洋溢,最后道:
“明年50周年,我们一定要在今明两年推出一批站得住、叫得响、传得开,思想艺术水平俱佳、人民群众喜爱的优秀影片。
向国庆50周年献礼,更要将中国电影事业推向第三次高潮!”
“哗哗哗!”
掌声热烈,气氛火爆。
大领导又道:“关于市场问题,我多说几句。现在很多同志抱怨,费心费力拍的片子观众不爱看,收不回成本等等。
我要说的是,那些拍一部赔一部的情况,有的是质量问题,有的是对市场研究不深,有的是发行放映部门还没学会如何运作。
但像《风声》就很好嘛!去年带动观影热潮,票房达到1亿……”
“1.14!”旁边有人提醒。
“哦,1.14亿,多好的例子啊!所以说不存在做不到,只有是否掌握方法。对了小许,50年国庆,你准备拿什么献礼?”
“我们跟北影厂合作,正在筹备一部片叫《横空出世》,讲新中国研制原子弹的故事。”
“哦?这个题材好!还没有人拍过吧?”
“应该没有。”
“好好,选的不错,争取再出一部经典。”
大佬很高兴,末了一听李雪建演,更高兴。李雪建嘛,也是大明星,《水浒传》火的一塌糊涂!
……
上午的会定了调子:继续改革,重视市场。
这方针一年一变,让大家有点麻爪,在沉默中鬼鬼祟祟,或喜或悲。下午又自由讨论,特色座谈会。
许非一直没弄明白,这种座谈会有啥用?
他闷头不说话,各厂长七嘴八舌。如今有能力出片的没几家了,但献礼片还得咬牙拍。
这个说《我的1919》,那个说《国歌》,那个又说《大进军·大战宁沪杭》,最后统一到一个问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