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篇【莲翩VS闫琰】守得莲开结伴游(上)
临安被封锁的第三年,白马河两岸终于不再呈现剑拔弩张之势。从大齐朝堂到边关守将,似乎都接受了南燕人不会再打回来了的这一观点。
尤其是边关守军,自从第一年对一切试图渡过白马河的行为都予以了毫不留情的截杀,知道南燕人被他们打怕了后。便坚定地认为,如今他们已经安生地窝在固若金汤的城池,过起了小国寡民的安逸生活。已经有两年,都没有再试图渡河了。那庞大的城门,夜夜在暮色中高耸,始终没有落下。隔着这道城门,经常能听到城中传来的仙乐飘飘,管弦歌舞声让人觉得可悲又可笑。
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丝竹喑哑背后,是闫琰带着数万大军,在乌山深处日复一日的辛勤操练。三载如一,未曾有过一时半刻的松懈。
所以当西昭人再次表现出对富饶肥沃的南方土地虎视眈眈,当国内大大小小城镇的老牌贵族因为科举等一系列政策,感觉到利益受到严重侵犯而情绪不满,蠢蠢欲动的时候。齐国没有太多顾忌,便将更多的兵力投入到了应对这些内忧外患,而不是继续徒劳紧盯临安上。
然而,一系列调走驻军,消减军费,减少巡逻次数,放松戒备等级的政策后,终于让临安人等到了可以突破的时机。一夜哗变,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夺回了岳城。
而后在顾平川拉拢的贵族阶层的支持下,一路势如破竹,向东突破。
尽管卓文远紧急调拨了大军前来抵抗,奈何在洛水以北的军队被齐昌的桑家军拖住,洛水以南这些两倍于南燕军队人数的大军,应付这支新生的由闫琰率领的队伍,却全然没有胜算。
在闫琰的队伍中,既有原本就武艺精湛、吃苦耐劳的桑家军,也有忠心耿耿的闫家军,还有英武不屈,战术高超的晏家军。三年中的隐忍,被嘲笑的屈辱,和想要一雪前耻,重夺山河,荣归故里的一致目标。让他们空前团结,军心空前稳健,斗志也格外昂扬。
而卓文远登基之后,为了避免军权旁落,将领一家独大,采取的一系列分化兵权、定期更换统帅,不允许将领拥有“亲兵”等政策,初衷固然是好的,希望一兵一卒都能只效忠于君主。可产生的影响便是,将领操练士兵的时候更不用心,士兵对待将领也越来越缺乏敬畏。
于是这样一支训练松懈,不团结一致的队伍,应付起严密统一,万众一心的南燕军队来,无论肉体还是精神上的战斗力,都可以称得上不堪一击。又没有了像宋落天这般为了胜利不择手段的统帅,战术上比起对方来也没有优势。
失败,只是时间问题。
将来齐国旧臣再回顾往事,一定会记得这样一个教训——永远不要轻视一个人回家的动力。
随着迫近洛京的脚步,闫琰的队伍中,许多人夜不能眠,铁打的汉子,在无人的角落悄悄抹着眼泪。
而闫琰本人,如今已是统帅万军的大将军了,还一路身先士卒,冲在队伍最前面,恨不能自己是第一个冲进洛京城的那个人。悲催的是,尽管斗志高昂,阴天下雨的时候,也还是免不了被腿上的旧疾困扰。
这一日便因为早秋天气微寒,又下了一场雨,膝盖疼得额头上冷汗直冒,只能在帐中卧着,趁着雨势休整,暂缓了行军。
离洛京还有二百里,只剩最后的二百里了。
他擦着手上,当年桑祈送给他的那把神威烈火枪,颇为感慨地想着,再过不了几天,大约就能看见她了吧。这样一来,莲翩也就应该能原谅自己了。
想到莲翩,他不由手上力道一紧,蹙眉无语地哼唧了一声。
这个丫头未免也太难伺候了,谁能一生气就生上三年,怎么劝也劝不好,真不知道哪来的那么大脾气……
出发之前让她在临安等着,说自己一定能打回洛京去,信誓旦旦地保证过会让她与她家小姐团聚,竟然还一脸不相信的样子,非要一起跟来,不知道这大军中乱,随时都有危险么。
他眉毛拧成了一团,不由停下手上的动作,好奇了一下她现在在干什么。而后干脆叫了个士兵把她找来。
结果士兵去了好半天,莲翩才一脸不情不愿地跟了回来,一进帐就问:“将军找婢子何事?”
不知怎么的,他一听到这两个称呼从她嘴里说出来,就觉得浑身不是滋味,不由哼了一声,道:“不是说过不让你这么叫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