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因这消息太叫人震撼, 平煜脑仁里混乱得仿佛有什么重物在钝钝地敲。

陆子谦的声音近在耳旁, 每一个字他都听得真真切切,偏偏无法领会出话里的含义。

李攸见平煜神色有些不对劲, 皱了皱眉,唤道:“平煜。”

平煜抬头,见李攸目露忧色,想起陆子谦接下来要吐露的消息极为重要, 胡乱地将思绪理了理。

于是陆子谦的话语仿佛穿透厚重迷雾,重又清晰了起来。

“李伯云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测,几番想前往北元旋翰河附近一探究竟,终究因路途遥远, 北元屡犯我边境, 始终未能成行。然而自本朝开国以来,不止太祖皇帝八征北元,先皇也曾五回攻打蒙古,到第四回 时,北元总算被北征之军打压住,边境因而博得了片刻安宁,李伯云听得这个消息, 喜出望外,自觉前往北元的机会终于来了。

“这几年他为了琢磨坦儿珠的秘密,不但时常研学鞑靼语,更有意接触京城中的北元人,因当年元顺帝北逃, 不少北元子民滞留我朝,为了能活命,这些人大多选择了归顺,李伯云没费多少功夫,便在京中找了几名已改换了姓名的北元老者,他以银钱和烈酒作饵,让这几位潦倒老者用鞑靼语跟他讲习家乡风俗或是北元异闻。

“两年下来,他一口鞑靼话学得不赖,北元人的习俗更是已烂熟于心。为了能顺利成行,他又花了数月功夫准备马匹和干粮,终于在不久后瓦剌人的马队再次来我朝交易时,扮作在中原滞留许久的北元商人,跟随马队去了蒙古。

“一路艰辛自不必说,还因为偶然的懈怠,路上有好几回险些露了陷。好不容易千辛万苦摸到了旋翰河,他本以为便可顺理成章找到那座古庙,可惜的是,他在河边宿居了半月之久,日也找、夜也找,根本未能找到那座传闻中的古庙。

“有一晚,正是月圆时分,他盘坐于帐篷边,仰望一轮银月,想起这自己些年他为了一块坦儿珠无端蹉跎掉多少岁月,不由得勾起了思乡之情。当年夷疆抢夺坦儿珠之事早已过去多年,因着岁月的冲刷,他心中那份对当年死在镇摩教的门下子弟的愧疚早已减淡了不少,加之被眼前苍凉景象所触动,于是暗下决心,明日便打道回府,再不过这等不人不鬼的生活。

“不料他刚回帐篷宿下,便听到地底传来闷雷般的震动。他虽然内力不比从前,但经过这些年的休养,勉强恢复了七八成,一听这动静,便知附近多半有什么巨物在移动,且从这声音的响动和引起的共鸣来看,极有可能是一座大得出奇的地底暗道。

“他顿时来了精神,使出轻功纵出帐篷,循着那声音的来源找了出去,谁知那声音未持续多久,突然被什么打断似的,再次归于哑默,李伯云心急如焚,好不容易河边有了异动,说不定正跟坦儿珠有关,他可不想就此断了线索。于是狂奔出一段路,正要停下细辨方向,没想到眼前竟出现一幅叫他永生难忘的场景。

“当晚正是月圆时分,目所能及之处,全都被月光照得雪亮。大约十丈之外,原本的平地上,本是空无一物,眼前竟凭空出现了一座古庙。诡异的是,这古庙出现之处,他早前明明已来过不下十回,从未见过这古庙,也不知这座古庙究竟从何处冒出来的。“

平煜眼皮突突跳了几下,五年前,他所在的军营出征攻打坦布,路过旋翰河时,因夜降大雨,一干人为了避雨,无心中闯入一座古庙,从李伯云的描述来看,他当年所见到的那座古庙,很有可能跟李伯云见到的是同一座。

在他的印象中,那古庙甚大,处处透着阴暗苍肃之感,从剥落的墙漆和殿柱来看,年代应在百年以上。

那古庙构造的确费了些心思,除了地上那一层,下面很有可能还另有乾坤。

可惜当时众人都疲乏不已,根本无心打量那庙里的结构,为了解乏,众人纷纷在大殿内席地而眠,很快便睡了过去。

古怪的是,一月后,他们因行军再路过同一个地方,那座古庙凭空消失了,那夜所见的仿佛不过是一场梦。

陆子谦又道:“李伯云见踏破铁鞋无觅处,狂喜之下,便要悄悄到古庙前一探究竟,怎料还未近前,那阵熟悉的闷雷响动再次响起,那座古庙下面仿佛突然生出了泥淖,竟就此消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