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九章 镇魏大将军
“求乎上,得乎中”可以说是楚国在楚历八年最好的写照。
原本白图是想要全灭魏国水军,全面策动炒海鲜半岛、以及北方被魏国门阀奴役的部落,同时利用海上运兵优势,一路奇袭攻陷邺城、打出“楚安魏侯”的招牌……
然而实际上显然并没有这么成功!
三个目标中,只有第一个目标,完成度很高——魏国水军的确被打得一蹶不振,连造船厂也大多被“清理”,楚国实现了对渤海的完全控制。
另外两个目标上,以启蒙部现在的成果,发动外族围攻他们本来就咬牙切齿的魏国,倒是没什么难度。
不过……启蒙部渗透的程度,在各个部族的高层中还不够高,没有完全控制的把握,为了避免酿成纯粹的民族矛盾,造成不必要的无辜伤亡,白图没有进行这一步。
为了追求自身解放,与魏国门阀英勇战斗而死是死得其所,而为了发泄怒火,与北方的汉民打个你死我亡,就太冤了……
主要还是炒海鲜半岛和三韩、扶余也好,北方的高句丽、东部鲜卑、乌桓也好,文明程度都出乎白图预料的低,还是纯粹奴隶制。
想要稳妥的发动这些力量,需要向对海外土著一样,要么更多的“启蒙”部族高层,要么将部落底层拉起来,总之不能任由作为奴隶主的首领“任性胡来”,否则发动的就只是北夷入侵而已,不够添乱的。
现在魏国门阀无暇自顾,这些部族却反而有不少都陷入了内乱。
毕竟直接的“外敌”消失之后,张口闭口都是楚学的家伙,在奴隶主们看来就很惹人嫌。
楚国自然是站在楚学拥护者一边,不需要直接出兵,只需要一部分将领与装备就可以,目前情况还不错。
只是在真正整合完成之前,这部分潜在力量,楚国不会真正使用。
另外在登陆战方面,打到邺城已经没什么希望,不过打下了北方重镇的南皮,对于楚国来说,也已经足以称道。
南皮的坚墙,配合已经上墙的楚国利炮,还有渤海港、厌次港的输血,哪怕南兵不善在北方、尤其是在冬季的北方作战,魏国也很难拔掉这颗已经扎进去的“钉子”!
腊月初八,楚国正式宣布安魏侯在南皮上任,并且……于禁这时也被“送”回了金陵。
“外臣罪将于禁,拜见楚王。”
果然于禁只是战场投降,而没有投靠。
而且即使投靠……这种有明显曹魏标签,甚至家人也都在邺城的将领,空口白牙的说投靠,白图也不敢重用。
所以于禁在来到金陵之后,白图也只是象征性的见了他。
“于将军免礼,之前在南皮,将军适时降楚,降低了双方将士伤亡,何罪之有。”
“上未能报大王知遇之恩,下未能守境安民,不敢当楚王夸赞。”
从称呼就能看出,于禁依旧以魏臣自居。
“你与魏王的知遇之恩我知道,守境也的确不怎么样,但安民……如果说未能安民,那就是没能早些投降的过失吧。”白图并不谦虚,也并不十分客气。
毕竟他也知道,仅仅是将其俘虏,就想要彻底收服于禁,显然不大可能。
果不其然……于禁只是想要白图看在他减少了楚军伤亡的份儿上,允许他“告老还乡”。
“恩,虽然没有改变战局,但于将军最后的命令,的确充满人文关怀,之前抵抗天兵也只是各为其主……”
对此白图倒是没有拒绝,只是……
“于将军想要在金陵告老,并非不可以,不过告老也有告老的流程……”
虽说夏侯渊或许会周济一二,但白图还是十分贴心的,将于禁封为镇魏大将军,无需领兵、授季将军衔。
既然来了金陵,于禁可以选择不领饷,可官职肯定是强行封了,并且……宣传到南皮。
如此一来,南皮理论上就成了“安魏侯”曹丕与“镇魏大将军”于禁在坚守,只是实际上于禁不会离开金陵,曹丕也只是稍有自主能动性的吉祥物而已。
虽然谁都知道,所谓的安魏侯,只是楚国的傀儡,但除了名义上的便利,也是在给北方士族,一个重新站队的机会。
令原本担忧楚国携南地士族北上后,会过度挤压北方士族生存环境的世家,多了个“抱团死守”之外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