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殿试

汉兴顺元年、也是楚元年的十月三十,楚国的科举殿试,在金陵举行。

为此礼部专门征用了“城外”在建中的金陵大学,先将已经建好的部分,布置为考场……

毕竟是第一次科举,虽说真有名望的大佬还是走察举路线,参加者多是名声不显的年轻人,但敢来的也都有些底子和抱负,再说……因为不了解,也没法打小抄,所以没有发现什么作弊的。

当然,虽然白图已经让礼部切记缜密,但是也远远没有像宋明清科举时那样,还有搜身之类的环节。

在礼部……不,是在此时几乎所有人看来,都不会那么不要脸的人,更不能因为那么微小的可能,就如此“羞辱”这些读过书的文人。

更多的防作弊,是在防替考!

对此白图也没有专门反对。

的确是这个道理——在没有真正抓到作弊之前,上来在第一次科举就要搜身?放在白图身上,也觉得这是羞辱自己!

这不用着急,等抓住第一个夹带小抄的,之后着重宣传批评一番,再渐渐更加严格就可以。

到时候学子们要骂,也是骂那些不要脸的……

在前往考场之前,上千人的考生队伍,先在点将台听楚王煽情演讲与鼓励,之后去“护民祠”拜祭供奉的英烈,接着才是去金陵大学。

因为要渐渐取缔“郡”这一级,自然“郡学”的名字也要去郡化,白图直接称为“大学”——和《小戴礼记》那篇散文、现在从属于《礼记》的《大学》一个名字,不过并不是出于此,白图说的就是“大”学。

折腾进金陵大学的时候,已经是下午,礼部布置好的考场,是一个个屏风间隔的小座位,考过一场之后,考生们可以自行在金陵大学内活动、用餐,并且安排就寝,三天的考试时间中,不得擅自离开金陵大学。

看着楚国礼部,组织着将上千人“赶”进金陵大学,观礼的使者们也都或是默然不如,或是倒吸一口凉气,为气候变暖做出贡献……

上千名经过初步筛选的“文人”,这是多大的动员力?

自家主上想要模仿的话,别的阻力且不说,仅是这份威望,就远远不及——号召力,无疑是威望的直接体现之一。

而且也已经有人开始注意,楚国的乡学、县学……

将来怕就不只是号召力的差别,不出十年,就将在基数上有本质差距!

“诸位是否随本王一同进金陵大学?若是进去,可也要三日后才能出来咯。”白图特地强调着对各方使者问了一句。

其实没什么实际意义。

白图只是为了以身作则一下,来削弱考生可能会滋生的不满——科举期间禁止出入,本王也不例外!

当然,如果真有紧急情况,那就两说……

毕竟现在的“考生”,可不像明清科举时候的秀才那么“不值钱”!

一来是的确现在的“文人”要比明清时少得多,二来也是没有被科举驯化,人家可不是十年寒窗苦读,就等一朝报效帝王家,其中大多都是士族出身。

白图和礼部最优先考虑的情况,都不是作弊的问题,而是担心有人骂骂咧咧的罢考。

所以总得来说,衣食住行标准还是很高的,并且白图也将在表面上,与考生同吃同住!

如果此时给考生,安排明清时候的那种考试环境,根本就无法想象……

估计当天就得有一大半罢考,回家之后还得四处骂孔融、骂管宁、骂华歆——虽然管宁和华歆根本不在金陵,但谁让你们是礼部的呢?

什么?骂白图?

那应该是不敢,最多是躲在家里骂,否则用着神农精华和白公犁的老百姓,会自发的破坏刑部普法教育结果——众所周知,给人门前泼粪也是犯法的!

白图亲身遵守规则,无疑是对这规则最好的权威加成……

这是第一次殿试,今后倒也不用次次都陪着。

至于其他人……白图都不例外,简雍、刘晔等人自然更不敢例外,并且他们的确很想进去看看!

纷纷“固所愿”的和白图一同进入。

当然,他们不是去考场里答题,而是进来参观,这方面没什么可保密的,也保密不住,不如索性大方一些,白图甚至做出主动推广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