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晓昀的自序导读 横置在生与死中间的是什么?
我曾经参加过多次葬礼。
在偌大空旷的殡仪馆礼堂中,来自不同家族的各种悲伤,被搁置在礼堂的各个角落里,大家在同样的时间地点,一起用相同的仪式来怀念与追悼死者。印象中,他们的轮廓皆模糊惨白,面孔的边缘逐渐被袅袅的香火和浓厚的悲凄晕散开来。我记得在追悼过程中,总有一两个异常悲伤的家属,在安静的礼堂里爆出如受伤动物嘶吼般悲愤恐怖的哭声;那声音尖锐地刺穿了所有沉默,甚至还用力把庄严平静的悲伤搅成好几组类似乱码的意外符号,横插进原本已经收拾妥当的情绪中。
他们突兀的哀戚,想要挽回什么?
在上一部长篇小说《恶之岛——彼端的自我》进入二校即将结束阶段,书还未上市,我便急迫地开始写起这本《安娜之死》。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太想知道那些家属突然变浓烈的悲伤情绪是什么?夹在生与死中间的东西、状态,甚至横置在这中间自成一格的灰色地带又是什么?
或许,这是一个永远没有答案的生命秘密。
这是上帝留给世人的一个问号,也是我给自己的一个难题:一个可以横跨过日常一切、让我不得不把所有注意力放在上面的、活着的人面对死亡来临的时刻,会是什么模样?
在这本《安娜之死》中,由不同的五个人围绕着这相同的死亡,注视着这个陨落与悲伤……然后呢?在这因逝去而变得显而易见的悲伤后面,随着每个生命流动而去的每一分钟与小时,它们是否因此蒙上一层灰黑,从而无法真实地见到属于生命的额外喜悦?
死亡把我们活下去的勇气挖空,感觉自己的存在是如此渺小……究竟是生命的力量巨大还是已逝的力量强大?
这就是我疑惑且必须写此书的原因。
在这些生与死的中间,在这本《安娜之死》里,我企图把其中的微调赋予更鲜明的色彩。这极端之处在于:每个人生命的过程中,总有一个像安娜这样美好得如同天使般的角色:她(他)或许是你的父母亲、挚爱的另一半、重要时刻伸手扶你一把的贵人、每天给你无比喜悦的孩子、聆听你生命过程中的困难的友人、关键时刻出现的任何人……而这人在你无法磨灭的记忆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然而,生命总有殒殁的一天,当那一天来到时,你失去了最重要的亲友,你的天使就此步入死亡,这个巨大的冲击将会如何把你吞噬?
安娜的设定便是如此。
她是这五个不同之人生命中的天使,无可取代的生命奇迹;然而,她的消失与死亡,却又宿命性地蒙上一层不确定的悬疑与疑点,生命与人性的横冲直撞及其不可预期性,就在这本书中曲折地延展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