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这一晚,相府书阁,左相坐在桌后的椅上沉思,管家小心翼翼地走进来,立在书桌前。

“老爷。”

左相抬头,肃声问:“外头有什么消息?黄浦究竟是如何查到秦家头上去的?”

“老爷,我遣人去大理寺打探过了,里头的人说是温侍郎撺掇着黄大人翻出了秦家旧案。”管家恭声回禀。

左相神情一沉,颇为意外,“温朔?是温朔扯出了这件事?”

管家点头,“是,听说温侍郎很是出力,不仅一力主张查清此案,还寻到了这件案子当年的人证,老爷,咱们是不是要……”管家比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糊涂!”左相呵斥,“这些人既已被温朔寻到,必在黄浦的监管之下,派人灭口,不是正好坐实了老夫构陷的罪名。”

管家也想明白过来,连连点头,“老爷说得是。”

左相摸着胡子,“当年这件事是你打理的,那些人知不知道是谁让他们在堂上做出假供词?”

管家摇头,“老爷放心,这些人只是户部的管事,他们收了银子,根本不知道是老爷让他们做的证。就算他们上了堂,顶多也只能说他们当年构陷了秦中道,牵连不到老爷头上。”

左相眉头微皱,“别人还好,以黄浦向来的行事作风,一旦他知道秦中道受了冤枉,必会顺着这条线索查下去,若是追究起那十万军饷,难免不会牵连到相府,这里面还掺和了一个温朔,若他央了太子相助,此事怕会横生枝节……”

“老爷,不如我请黄浦大人过府一趟?”

“他是个认死理的,当务之急是要阻止太子介入此事,就凭一个黄浦还查不到老夫头上。”

“老爷,太子殿下和我们向来不和,岂能被老爷说服?”

“此事不在太子,而在于温朔,找出温朔的软肋逼他不再插手,只要他不管,太子不是多事之人。”

管家微一思索,苦恼下来,“老爷,满京城的人都知道,太子殿下把温侍郎看得跟眼珠子似的,他比寻常王侯府里的世子都要尊贵几分,况且他孤家寡人一个,怕是没什么软肋可以让我们要挟?”

“那是九年前被太子带回东宫后的温朔,他又不是天生地养的,只要寻出他的血亲,以温朔的性子,必任我们拿捏。”左相摆手吩咐,“温朔本就是京中的乞儿,要查他的来历应该不难。你去查查他可有亲眷,究竟是被哪家丢弃的,若是查不出父母,就寻出他遇上太子之前一起生活的乞儿,或许也可为我们所用。”

管家点头,略一拱手,“老奴这就吩咐下人去查温侍郎的底细。”

书阁内归于宁静,左相合眼摩挲着手上的扳指,心底隐隐不安。

九年前大靖和北秦开战,他和秦中道负责军饷粮草的调配。他一时动了贪念,将运往西北的十万军饷秘密扣留,本想在路上寻个契机让侍卫扮作山贼将黄金打劫,将此事推到盗匪身上,却不想半路上真遇上了劫匪,两方人马争斗之时银箱被贼匪劈坏,假银子现于人前,如此便露了馅。几日之后十万两黄金被人替换的消息传回了京城,东窗事发,他将此事推到了秦中道身上。当时两国交战,又有人证,嘉宁帝一心扑在战事上,匆匆将秦中道斩了首。

这件事已经过去了九年,秦家人早就死的死,流放的流放,温朔为何会突然掀开秦家的旧案,他又如何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寻到当年的证人?

细细想着,左相眯着眼,眼沉了下来,秦家的案子绝不简单。

靖安侯府安静得很,自昨晚太子无故离去后,上华苑静悄悄的,没人敢进去。早朝帝梓元回府后冷着脸一头扎进被窝猛睡,直到夜幕降临,才悠悠醒来。

房门被打开,外面守着的苑琴和苑书皆是一喜,回转头,望见帝梓元,怔了怔。

帝梓元面上仿似更冷清了些,本就淡漠的眉眼愈加深沉,不过她眼底的沉郁一扫而空,瞧上去更雍华疏懒了。

“送些吃食到书阁去。”踩着木屐,帝梓元摆摆手,径直朝书阁而去。

苑书巴巴看了半晌,回头,“苑琴,你看小姐是不是,是不是……”

苑琴点头,眉微微皱起,有些无奈,“小姐又变成以前在安乐寨时的模样了。”

帝梓元在晋南十年的性子一直便是如此,其实入京后的任安乐才是她们从来没有见过的。两人忽而觉得,或许任安乐并不是不存在,小姐回京,重遇太子,让自己成了任安乐,却忘了……她终究是帝梓元。